跨国药企医改后发动首笔投资
赛诺菲投资在华建设胰岛素生产线,跨国药企蓄势待发迎接医改商机
在医药领域的历史性变革中,全球第三大制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昨日宣布,将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胰岛素生产线,新生产线将于2012年投产。这一重磅消息标志着跨国药企在医改方案出台后的首次实质性投资。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赛诺菲新任CEO魏巴赫的敏锐洞察。去年刚刚履新的魏巴赫,在医改方案刚刚发布之际,就将中国之行视为捕捉商机的重要时刻。他表示:“中国医改虽处初期,但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投入,推动全民医保,将刺激药品需求的增长。”
长期以来,外资药企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主要聚焦于高价专利药品。新医改方案强调基层医疗和廉价药物,这无疑打破了外资药企的传统模式。赛诺菲表示,为适应新医改方案,未来将加大廉价仿制药和非处方药的投入力度。
新闻分析指出,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将是药品生产企业的指南针。广东省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楚源认为,这一目录将引发国内药品生产市场的重新洗牌。对于药企而言,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生产方向的新机遇。部分依赖廉价药品的企业亦有望重回市场。
随着医药企业重新调整生产战略,药价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李楚源表示,药品价格下降的空间已经有限。新的实施方案鼓励药企创新,这给药品价格带来新的希望。与此有关缩小原研药与仿制药差距的议题也备受关注。尽管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合理的规定可以确保药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赛诺菲在华建胰岛素生产线的决策是跨国药企适应医改、把握商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意味着外资药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预示着医药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药品企业如何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将成为决定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