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成大气环境污染罪魁
解读中国机动车污染现状
近日,随着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的发布,我国机动车污染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大气环境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车辆尾放密切相关。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放直接影响群众健康。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数量惊人。汽车排放的NOx和PM超过85%,HC和CO超过70%。按车型分类,货车特别是重型货车在NOx和PM排放上明显高于客车,而客车在CO和HC排放量上则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柴油车在NOx排放上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60%,PM排放量更是超过90%,而汽油车在CO和HC排放量上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
数据显示,占汽车保有量12.8%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污染物占汽车排放总量的40.0%以上;而占保有量41.1%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不到排放总量的15.0%。环保标志分类也显示,“黄标车”虽然只占汽车保有量20.2%,但却排放了大部分污染物。
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表示,针对严峻的机动车污染现状,今后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全过程的环境监管。将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升级,以缓解机动车尾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机动车污染的严重性,并行动起来。、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优化交通结构,改善道路状况,以减少机动车尾放,保护我们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清新的空气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