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口腔溃疡难自愈?口腔颌面专家张陈平为你指点迷津
身为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的张陈平教授,一直在与口腔颌面肿瘤作斗争,努力帮助患者摆脱困境。近40年的从医生涯中,他练就了口腔颌面部缺损功能性重建的绝活,尤其是在下颌骨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方面独树一帜。他的治疗故事充满了挑战与温情。
有一位年近六旬的音乐指挥,罹患了口底癌。面对残酷的病情,他曾拒绝手术。但一年后,病情恶化,颈部淋巴结转移,面部严重受损。张陈平教授没有放弃,他毅然收治了这位患者,并进行了长达22小时的复杂手术。手术后,患者不仅重获新生,而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只是张陈平教授众多患者故事中的一个。
口腔颌面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全球都有大量的新发病例。张陈平教授表示,口腔颌面肿瘤早期症状易于辨认,但许多患者对其不够了解与重视,导致癌细胞转移,迅速生长,损害面容及重要生理功能。他强调,口腔癌的预防至关重要,长期刺激口腔黏膜的因素如残根、不合适的假牙、烟酒刺激、过烫食物等都可能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槟榔的咀嚼也是口腔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张陈平教授提到,除了常规的体检,普通人可以定期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口腔常规检查并洁牙,这是预防和筛查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措施。许多口腔癌患者在洁牙过程中被发现,由于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往往较好。
张陈平教授的治疗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在医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传递了他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和对抗肿瘤的决心。他的经历鼓舞了许多患者,让他们相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病魔。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方寸之间的挑战与希望:口腔肿瘤的精准治疗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口腔问题,如经久不愈的溃疡、频繁的牙龈出血等,这些症状可能是口腔肿瘤的征兆。当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忽视,应立即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确保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口腔肿瘤的关键。
张陈平教授,一位致力于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的专家,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让患者能够体面地回归生活。颌骨,作为面部重要的框架结构部位,其功能的丧失或形态上的缺损,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张教授强调,颌骨重建的精度要求极高,不仅要恢复形态,更要恢复其生理功能。
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颌面重建领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张陈平教授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创新。他首创了血管化腓骨结合同期牵引牙种植技术,实现了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并为此制定了国内首个下颌骨重建的临床规范。他的成果已经在全国45家三甲医院单位推广应用。
除了临床治疗,张陈平教授还兼任浙江省头颈肿瘤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认为,患者的需求就是研究价值所在。现在,数字化的技术成为了精准外科的神兵利器,他们提出精准重建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这看似微乎其微的差距,但在颌骨重建中却有着巨大的影响。未来,张教授和他的团队将在此重点实验室继续研发,将功能转化为机器人术式的一部分,更好地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关于口腔癌的误解和谣言,张陈平教授也进行了辟谣。他强调,口腔癌的存活率并不低,大多数口腔癌患者可以长期无瘤存活。而口腔癌的初始症状可能仅仅是口腔溃疡,但当这些溃疡持续存在、甚至增大时,就应该引起警惕了。虽然咀嚼槟榔是口腔癌的一个致病因素,但口腔癌的发病是多因素的。
张陈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口腔肿瘤的精准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为了给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让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在口腔癌的患者群体中,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咀嚼槟榔而导致的。除了这部分患者,还有大量的患者,他们的口腔癌是由其他因素引发的。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值得我们深入。
时常有一些谣言流传,比如“断牙残牙也是牙,等它自然掉,不能拔”。对此,张陈平专家表示,他的观点是,自己的牙当然是最好的,这确实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对于那些有价值的牙齿,比如牙根稳定、牙冠仅有部分问题的,我们当然要进行根管治疗尽力保留。对于那些断牙残牙,却绝不能留下。
在临床实践中,张陈平发现,一些口腔癌的患者在肿瘤相对位置上留有残根或基本快掉的残牙。这些断牙残牙的内侧往往是粗糙不平的,成为尖锐的刺激因素。长期这样刺激,很容易让口腔内的某些部位发生癌变。为了我们的口腔健康,必须做到:该拔的牙要拔,该补的牙要补,该镶的牙也要镶。
还有一些谣言称“治疗口腔癌,不需要做放化疗”。对此,张陈平专家明确表示,口腔癌跟其他癌症一样,也有自己的临床分期。对于早期的口腔癌患者,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在彻底切除病灶后,确实需要密切随访、功能康复、心理康复。对于中晚期的口腔癌患者,我们则采用综合治疗,除了手术还需要加上放疗或化疗。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放疗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坚持完成手术后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长期生存无疑是有益的。
面对口腔健康问题,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不盲目相信谣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