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雾霾 警惕心血管病加重

女性不孕 2025-05-08 10:25女性不孕不育www.buyunw.cn

冬季气候寒冷,心血管健康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气温骤降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广州的各大医院心血管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冬季心血管意外的情况相较于夏季翻倍。专家提醒,寒冷的冬季,气温的剧烈波动会对心血管产生极大的影响。冬季的低温和昼夜的温差大,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引发血管堵塞。雾霾天气中的低气压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的保护措施尤为重要。在这个季节,老人的晨练时间最好推迟到9\~10点,避开清晨的寒冷和雾霾。专家建议老人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每天自我监测血压和心率。保暖是冬季的首要任务,而饮食调整同样关键。冬季饮食不宜过于滋补,而应半饱并少食多餐。

急诊科专家提醒,随着天气变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在寒冷的季节里,应随身携带医保卡和身份卡片,以备不时之需。家中应备有急救药物。

临床数据显示,冬季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比夏天高出1倍。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医师靳立军指出,冬季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应上升。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往往会导致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60%的中风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还容易引发房颤,增加心梗的危险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高血压研究室副主任冯颖青博士解释道,天气寒冷时,人体的生理反应导致心脑血管收缩、痉挛,从而造成血流加速、压力增高。这种生理反应在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下更为明显。血流的加速和压力的增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警惕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加强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来维护心血管健康。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和做好应急准备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的气候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尤其需要关注心血管健康,因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在寒冷的环境下,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消耗大,这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流通不畅,甚至可能导致血管堵塞。这一现象,加之生活习惯的改变,如食量的增加,偏爱肉类和油腻食物,以及运动的减少,都可能导致冬季高血压的患病率猛升。

雾霾天气更是给冬季的心血管健康带来了额外的威胁。雾霾中的大气气溶胶大部分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沉积在呼吸道和肺泡中,引发呼吸系统感染。当肺部功能受损时,心脏的功能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雾霾天气还可能导致人的情绪变差,容易导致坏情绪甚至焦躁、抑郁。气压低、糟糕的气味和微粒都可能使呼吸系统受累感染,进一步损害血管,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降低心功能,甚至侵入冠动脉粥样斑块,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心血管意外,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暖功夫要做足。室内保温是关键,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5℃。老人要注意防止体温丢失,保护暴露部位如脸、脖子、手、头等。在严寒的北方,医师甚至建议老人在室外采取措施防止热量丢失。除此之外,洗澡时间应调整到气温最高的中午,浴室要提前预热,以避免在洗澡过程中发生意外。

除了保暖措施外,饮食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专家指出,饭后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发时段。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量多餐,最好每餐只吃半饱,餐数则可调整至一日5~6次。餐后不要急于活动,以避免心、脑进一步缺血、缺氧。

专家建议,老年人的饮食应以易消化、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过度摄入脂肪而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肠胃功能下降,易出现大便干结,便秘成为心血管意外的隐患。特别是在冬季,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补时需注意,日常饮食应遵循清淡原则,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避免煎炒炸食物。

富含钾的食物是降压的好帮手,因为钾有助于增加尿中钠的排出,降低血压。专家推荐冬季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番茄、茄子、橙子、橘子、柿子、坚果、豆类、瘦肉以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

运动锻炼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冬季仍要坚持每天1至2小时的运动,每周5次。中老年人可选择户外登高、远足慢步等活动。但需注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应适度运动,运动后的心跳应达到100至120次/分钟。若血压高于180mmHg,则应避免户外运动,心脏不适者也应避免剧烈活动。

冠心病患者的步速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专家建议在餐后1小时进行缓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有心脏病、气喘或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在步行时需特别关注身体状况,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

特别提醒,冬季清晨气温低,不利于保护心血管。老人晨运最好选择在9至10时,这时气温回升,雾霾也会散去不少。气温低或雾霾天会降低人体抵抗力,容易引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都是心血管意外的诱发因素。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好在入冬前进行一次体检,由专业医生评估风险。每日的血压和心率监测也是关键。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每日的测量能帮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市面上有许多家庭自测血压、心率的电子仪器,值得投入。监测时间建议为每日两次,老年人可午餐后多加一次。血压和心率的标准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急诊科专家梁子敬在寒冷的冬季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他强调,保暖是首要任务,同时患者还应该多喝水,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对于那些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他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量,必要时可酌情增加药物剂量。

梁医生还特意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胜于治疗。患者应该随身携带医保卡和身份证明卡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得到医疗救助。患者还应随身携带用于救急的药物,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自救或得到他人的及时救助。

这些措施的落实是为了保障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无论是电子监测仪器的定期维护,还是患者自身的预防措施,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关注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共同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面对挑战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上一篇:孙悟空打得过刑天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