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正确认识何谓低糖低脂食品
解读低糖低脂食品:拨开迷雾,洞悉真相
在当今的健康食品市场,低糖低脂食品备受瞩目,其消费人群广泛,包括追求瘦身的年轻人、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以及注重饮食养生的中老年人群。关于低糖低脂食品的认识,消费者普遍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清淡”、“低脂”等于“低热量”
许多消费者看到“清淡、低脂”的字样,便以为这类产品可以无节制地食用。苏珊鲍尔曼博士,康宝莱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提醒我们,大部分“清淡、低脂”产品并不等同于低热量。
国家在标签法中对“低脂、低热量”有明确界定。“低脂”代表每100克食物的脂肪含量等于或少于3克,而“低热量”则指每100克食物含有的热量少于40卡。以常见的标有“低脂”的酸奶为例,虽然其脂肪含量较低,但内含的糖分所产生的热量却可能相当于五颗半方糖的热量。“低脂”不等于“低热量”,消费者在选择时需审慎辨别。
误区二:“无脂”和“无糖”就是不含脂肪和糖
有些人误以为贴上“无脂”标签的食品就真的不含脂肪,贴上“无糖”标签的食品就不含糖分。实际上,根据相关规定,每份食物中脂肪或糖分少于半克的产品均可贴上相应的标签。“无脂”只是指脂肪含量较低,“无糖”也只是糖分含量较低。典型的如“脱脂”牛奶、“无糖”乌龙茶或花茶,消费者在购买时需留意。
误区三:“无反式脂肪”的脂肪含量一定低
现在许多食品都贴上“无反式脂肪”的标签。从科学角度看,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虽然“饱和脂肪”因可能导致人体胆固醇过高而不利于健康,但“不饱和脂肪”不一定引起健康问题。反式脂肪虽然也属于“不饱和脂肪”,但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可能引发动脉硬化、血栓等问题。
出于健康考虑,食品制造商都在努力去除产品中的反式脂肪。有时他们会用饱和脂肪代替反式脂肪。如同“无反式脂肪”食品一样,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少于半克的食品才可以贴此标签。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不仅要关注其脂肪含量,还要关注健康。
特别是对于一些精加工食品,如薯片、曲奇、烘烤食品等,厂商往往会在包装上突出“无反式脂肪”的字样,却可能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谨慎,不仅要关注脂肪含量,更要关注健康影响。
正确解读低糖低脂食品的关键是理解其真正的含义,避免陷入误区。消费者在购买时需仔细阅读标签信息,明智选择符合健康需求的食品。(责任编辑:王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