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你到底知道多少
作为母亲后,我们总会从书本或其他母亲那里听到许多看似坚不可摧的育儿理念。但当我们深入时,便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真理”并不总是如它们所声称的那样经得起推敲。
与孩子共度时光越长,他就会越听话、越容易成为我们期望中的好孩子吗?其实并非如此。从给予孩子安全感的视角来看,父母常伴左右无疑会让孩子感到他们可以依赖,知道无论何时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怀和照顾,这对孩子无疑是种极大的安慰。知名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孩子们并非脆弱的花朵,他们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无需父母无时无刻的照料。专家们认为,除了父母,其他的成年人如祖父母和贴心的保姆同样可以照顾好孩子。我们不必24小时围着孩子转。
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吗?事实上,孩子的性格并非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毫无疑问,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因素会对孩子性格产生影响,但与此基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据研究,基因对孩子的性格差异起到了30%到70%的决定作用。父母的后天影响虽然重要,但也仅仅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应该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我们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确实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看看壁橱里那些不再使用的插座保护套和婴儿监视器,它们就是我们爱的见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的金钱无数,据统计,美国每年在孩子身上的支出高达3000亿美元。这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想想,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至于父母是否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一点,其实并不绝对。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给人安全感并热心公益的。“你怎样孩子就会怎样”的想法并不准确。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无疑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绝对。有时孩子并不会完全模仿父母的行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我们不必过分强调父母必须是孩子的榜样这一点。育儿过程中的许多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审慎对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力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