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长茧 女老师声音回不来
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长期坚守在讲台上,以声音为媒介,传授知识,启迪灵魂。一次普通的感冒,却让她失去了熟悉的声音。她的声音变得沙哑低沉,讲话变得异常吃力,喉咙里仿佛总是有异物感,伴随着疼痛和痰。经过医生的检查,她被告知了喉咙长茧的病情,而这一切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振兴医院耳鼻喉部听觉科主任力博宏博士表示,这位女教师的声带因为长年累月的教学工作已经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加上感冒期间仍然坚持上课,用声不当导致声带充血。在这种情况下,声带的不断摩擦和剧烈碰撞加剧了病情,导致了声音沙哑和喉咙长茧。幸运的是,女教师及时使用了消肿药物并配合语言治疗,喉咙的茧才逐渐消失。
力博宏主任形象地解释说:“感冒时的讲话,就像是在雨天的国旗很难飘扬。”说话会使声带产生震动,但感冒时声带充血,为了发出声音必须更加用力地摩擦声带。长时间如此容易导致喉咙长茧。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减少摩擦,喉咙的长茧情况在半年内有可能恢复正常。如果过度使用声带,甚至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这可能会伤及声带,影响声音或歌唱。
马偕耳鼻喉科资深主治医师吕宜兴表示,除了教师这一职业容易引发喉咙长茧外,百货公司的专柜小姐、业务员、叫卖人员等长时间使用声带、过度用力的人群也是高风险群体。他们的声带长时间摩擦、过度使用,容易引发水肿长茧。
值得一提的是,声带息肉与喉咙长茧是不同的。力博宏主任解释说,息肉通常是由于大喊或声带突然受伤,导致血管破裂、发炎组织堆积而形成。而长茧则是由于长时间声带的不断摩擦和过度使用所致。
为了预防声带息肉或喉咙长茧,专家建议改变发声方式,使用丹田发声,减少声带的摩擦和用力。民众也应该限酒,避免辛辣、油炸及冰类等刺激性食物,以保护喉咙。
这篇由网友『倦鸟已归』的文章《喉咙长茧 女老师声音回不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对教师的职业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关注喉咙健康,正确使用声带,让声音得以长久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