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断后!癌男冻精15年后喜得女

女性不孕 2025-05-16 07:52女性不孕不育www.buyunw.cn

癌症患者的生育权之路:生命与未来的希望之光

国内每八名新诊断的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人在育龄阶段面临生死抉择。他们不仅要面对生存的挑战,还要在艰难的治疗过程中思考关于生育的问题。命运为一些人关上了门,同时又为他们打开了窗。一名男性癌症患者,因前往美国求学时的明智之举,在冷冻精子后成功通过人工生殖技术诞下一女,让生命和家庭得以圆满延续。

王先生Rick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罹患两种癌症,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治疗过程。在美国求学时期,他冷冻了自己的精子,为自己保留了生育的希望。回国后,他与妻子决定借助人工生殖技术,终于迎来了女儿的诞生。

癌症治疗过程中的生育能力问题,是许多育龄癌症患者心中的痛。根据国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记报告,约1万名初次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这意味着每八名新诊断的癌友中,就有一人处于育龄阶段。随着癌症存活率的提高和罹癌年龄的下降,生育问题成为这些患者的重要议题。

癌症希望基金会的调查揭示,多数癌友心中都有一个愿望:不一定要生小孩,但希望能保存生育能力。许多医师以保命为首要考量,往往主观判断是否需要谈论生育保存问题,导致许多癌友无法了解治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也未能意识到自己有选择生育保存的权利。

实际上,罹癌并不等于断后!医学专家指出,并非所有癌症治疗都会影响生育能力。对于有机会保留生育能力的癌友,临床医师应及早与他们讨论治疗计划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并主动说明生育保存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癌友自身也应主动查找信息,了解生育保存的方法和可能性。

目前,癌友生育保存的方法众多,包括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等。建议有生育意愿的育龄癌友,在治疗前与医师充分讨论生育保存的可能性和准备时间,为自己保留未来的希望。

癌症希望基金会呼吁肿瘤科医师主动告知、生殖科医师主动说明以及癌友主动查找信息。只有病人自主、医病合作,育龄癌友好孕才能成为可能。让我们共同为这些面临困境的癌症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