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怎样预防“暖气
随着冬季的脚步临近,北方的供暖季也如约而至。暖气的温馨拥抱让人们告别了寒冷的室内,随之而来的“暖气病”也让人倍感困扰。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期间,许多人早上醒来时会感到口干舌燥,鼻腔出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家中暖气温度过高,导致室内空气干燥。若干燥持续过久,不仅会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还会使灰尘和细菌附着在黏膜上,从而容易引发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尽管“暖气病”并非医学上的独立病种,但它却实实在在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适。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严利依对此深有分析。他指出,居民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导致空气不流通、干燥,这样的环境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出现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的水分,其中大部分通过皮肤和呼吸道挥发。供暖后,室内干燥的空气会使人们失去更多的水分。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统等身体多个系统都会感到不适应。
那么,如何避免“暖气病”的侵扰呢?严利依医师开出了他的预防方。要注意给身体补水。每天饮用1.52升水,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葡萄等。适当食用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等。室内加湿也是关键。除了使用加湿器外,还可以摆放水盆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能吸附有害气体。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也很重要。室温最好控制在18℃到22℃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
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也是预防“暖气病”的有效方法。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受到“暖气病”的侵袭,因此更应在户外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但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冬天远离“暖气病”,享受真正的温暖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