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保命!一起戒烟、药、降、动
近年来,国内血脂异常的人数急剧增加,已经超过了惊人的规模。粗略估计,国内的三酸甘油脂偏高的患者高达约130万人,总胆固醇过高(大于240mg%)的患者也超过了180万人。而令人震惊的是,还有460万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处于边缘性过高(介于200至240mg%)的状态。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血脂异常问题。这一严峻形势引起了我们的警觉,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一挑战。(影音/摄影记者张世杰报道)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则是降低血脂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远离的诱惑。
据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台北荣总心脏内科主任林幸荣医师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长期累积会导致动脉粥状硬化、阻塞,进而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中风甚至猝死。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治疗来逆转动脉粥状硬化,保卫我们的生命。
对于如何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适当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增加血液循环量,帮助我们减轻体重,防止动脉硬化。
其次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抽烟、喝酒、减少应酬,保持心情的舒畅和情绪的平稳,这些都对降低血脂有很大的帮助。
控制饮食是防治本病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多食用高纤维及少油脂的食物。很多时候,通过饮食的控制和调节,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肥胖是血脂异常的凶手之一,控制体重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努力控制体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秘书长、振兴医院心脏内科主任殷伟贤医师强调,与血压、血糖等可以察觉的生理反应不同,血脂的高低往往是无声的。我们需要及早到医院抽血检测血脂,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治疗,以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情况。
今年的八月份,健保署已经放宽了降血脂药物的给付规范。提醒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应该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在100 mg/dL以下。对于高危险群体来说,他们应该牢记“、药物治疗、降低体重、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地降脂保命。
血脂异常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危险因子,如高血压、年龄、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以及吸烟等。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他们首先需要进行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果这些方法无法改善病情,才考虑进一步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的选择需要经过医师的评估。
据林幸荣医师介绍,想要远离心血管疾病,就需要降低动脉粥状硬化和减少血管阻塞。在药物治疗方面,“史他汀类降脂药”是目前理想的选择。这种药物能够让血管里的坏胆固醇含量降低50%以上,同时让好胆固醇增加近15%。如果我们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甚至有可能达成逆转动脉粥状硬化的最佳治疗目标。但前提是我们需要经专业医师评估后使用这类药物。让生命流淌追寻健康血脂的征程
在当下社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日益增加,血脂异常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出发,守护自己的健康。林幸荣理事长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理念:保命降脂,而且只有达到100分的努力,才能真正达标。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警示和提醒。在立冬时节,温度骤降,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有效降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林理事长的建议十分明确:、药物治疗、降低体重、减少钠盐和胆固醇的摄入,以及规律运动。
【医师小叮咛】在这个关键时期,让我们一起将“保命就降脂,100才达标!”的口号转化为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高血脂危险族群的警示和提醒。让我们把握住健康,真正享受到健康保险带来的福利,降低罹患冠状动脉疾病和脑中风的机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血脂肪异常大补帖》中的秘密。这个秘密关乎我们的健康,关乎我们的生命。由网友『 正在缓冲99%』带来的这篇文章,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药物治疗、降低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努力,达到降脂保命的目标。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让我们在追求健康血脂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因为,只有达到100分的努力,我们才能真正保住生命,真正享受到健康带来的快乐。
请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研判。若您认为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让我们一起,为了健康,为了生命,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