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外贸发展新动能
跨境电商: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与建设贸易强国的新抓手
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提出,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方向。其中,跨境电商以其飞速的发展势头、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建设贸易强国的新抓手。
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其中,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成为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七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此次新设的综试区更偏重中西部城市,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新设一批综合试验区有利于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提升外贸运行效率,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融合。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这些区域已成为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协同发展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和载体,有效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以杭州为例,设立7年来,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据海关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五年来增长近十倍,占外贸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政策推动下,一批中小外贸企业加快走向国际大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跨境电商也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使小微主体也能成为新型贸易的经营者。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发展也已成为消费升级的新路径。
跨境电商正成为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新渠道、新动能。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跨境电商将在建设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向国际市场,也期待着跨境电商为我国消费升级带来更多可能性。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升级,消费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模仿式和排浪式消费逐渐退出舞台,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成为市场主流。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报告》指出,跨境电商的特性恰好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生活的需求。其非中心化和全球性的特性,使得跨境电商进口能够增加高品质消费品的供给,与国产商品形成互补,共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今年初,我国政策层面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财政部、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了包括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机、摄影三脚架等在内的29项商品。自2016年颁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以来,我国已三次调整清单内容,每次调整都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服务方面,我国不断完善新型外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以促进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年的“双11”期间,中国卖家通过海外仓等物流节点,成功实现了跨境商品的快速配送。递四方在海外建立的多个海外仓,不仅提高了跨境物流的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菜鸟与速卖通合作启用的烟台出口优选仓,进一步缩短了跨境包裹的物流时间,使得部分订单可以实现“次日达”。
物流是跨境电商服务时效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海外仓、出口优选仓、退货中心仓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物流节点逐渐成为了集仓储、物流、报关清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目前,我国海外仓布局持续优化,数量超过2000个,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专家认为,中国跨境电商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海外仓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跨境电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