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10大花招 消费者警惕
警惕市场中的药品欺诈行为:市药监局揭示非法营销的十大花招
昨日,市药监局向公众发布了一则重要的消费安全警示,提醒广大市民警惕市场上广泛存在的非法营销行为,特别揭露了其中的十个常见花招。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欺骗消费者,将保健食品误当作药品食用。
花招之一:假冒大牌制造噱头
近年来,市场上频频出现不法分子冒充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协会”等名义推荐其产品。这种手段特别针对老年消费者群体,利用他们对权威机构的信任进行欺诈。市民在遇到此类宣传时,应保持警惕,可通过民政部门查询其合法性,避免上当受骗。
花招之二:无中生有编造功能
在市场上,一些保健食品公然宣称具有“改善性功能”和“增高”等功效。监管部门从未批准过此类功能的保健食品。这些宣传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误导消费者。市民在选择保健食品时,应关注其真实效果与官方认证信息,避免被不实宣传所迷惑。
除此之外,市药监局还揭示了其他非法营销的花招,如利用免费试用、赠品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无效或质量低劣的产品。药监局提醒广大市民,面对这些营销手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要学会辨别产品的真伪和识别虚假宣传,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市药监局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发现非法营销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市民在选择药品和保健食品时,应到正规药店购买,关注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自己的用药安全。
药监局强调,健康是每一位市民的宝贵财富,保护健康需要谨慎选择药品和保健食品。市民应保持警惕,不轻信虚假宣传,正确识别非法营销手段,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希望广大市民共同维护一个诚信、安全的药品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