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重在治未病
在华夏大地的端午节之际,我们迎来了芒种时节。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万物竞相生长,但同时也伴随着病菌和蠹虫的活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端午节尚未到来时,民间有句俗语“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意在提醒人们端午未至,御寒的衣物不能轻易脱去,以防受寒。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天气逐渐转热,湿气弥漫,疫疠秽浊之气在空气中游走,此时人们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端午节期间,卫生和保健活动尤为重要。人们应当注重培养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所谓的邪气,也就是一切有形、无形的致病因素,包括现在的细菌、病毒、工作压力、口臭等。
芒种时节的养生重点,应当结合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方面,人们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避免恼怒忧郁,让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在起居方面,应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小憩有助于恢复疲劳,保持身体健康。
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午时天热,人易汗出,因此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在饮食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从营养学角度,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蔬菜、豆类能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它是人体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的,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也要注意避免过咸过甜。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因此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应以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特殊时期如月经期或产后期间的女性,虽天气渐热,也要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引发其他疾病。端午节期间的养生之道在于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遵循这一传统智慧,迎接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