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口呼吸,信医生别信神器
近期在江苏常州发生了一个令人关注的事件,一个年仅5岁的男童因为长期张口睡觉,家长采取了用“封口贴”来尝试纠正的方式,结果却导致孩子呼吸困难。经过检查发现,男童的腺样体肥大,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这一事件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长期口呼吸可能会对孩子的面部发育、牙齿排列以及睡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整体发育和智商。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是否也存在口呼吸的问题,并在网上寻找解决方案,一些“封口贴”因此受到了家长的青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阚璇提醒广大家长,“口呼吸并非正常状态,不能简单地用封口贴来解决。”阚璇强调,口呼吸只是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疾病,如鼻腔疾病、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的等。
对于口呼吸的危害,阚璇介绍,长时间口呼吸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面部骨骼发育,导致面容变丑、牙齿畸形等问题。口呼吸时气流长期冲击牙齿,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等问题。口呼吸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能导致孩子身材矮小、体重偏轻或过度肥胖。而且,睡眠时缺氧会导致孩子体内血氧饱和度长期不足,引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
阚璇指出,口呼吸大多由疾病引起,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家长在发现孩子口呼吸时,应该立即带孩子去专业的耳鼻喉科、口腔科或儿科就诊,及时发现并治疗引起口呼吸的疾病。
对于家长关心的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口呼吸问题,阚璇建议,在孩子睡觉时,家长可以用手或纸条放在孩子嘴巴处感受是否有气流呼出。观察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如果孩子出现口呼吸的症状,家长切勿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口呼吸问题时,会尝试使用“封口贴”来纠正。阚璇强调,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对于因疾病导致呼吸不畅的儿童来说,使用封口“神器”只会加重脑缺氧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家长在发现孩子口呼吸时,应首先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而不是自行使用“封口贴”。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呼吸问题。在发现孩子口呼吸时,应立带孩子去专业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家长也应该了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腺样体,一个伴随孩子成长的小助手
说到腺样体,或许你会觉得陌生。其实,它与扁桃体有着深厚的渊源,二者同源共生。在孩子们成长的旅程中,腺样体如同一位低调而勤奋的小助手,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呼吸健康。从孩童时期的3岁至青春期的早期,腺体会经历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这是它的成长之路。
腺样体坐落于鼻腔与咽之间的微妙角度,犹如一道空气流动的门户。每一次呼吸,无论是通过鼻子还是嘴巴吸入的空气,都需要经过这道关卡。当孩子们遭遇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或扁桃体炎等疾病的侵袭时,这片区域可能会受到刺激,导致腺样体过度增生。这种增生会阻碍空气流通,形成一个呼吸的瓶颈。更为严重的是,腺样体增生还会引发周围组织的炎症,使得问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面对这一状况,无需过度惊慌。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策略。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能在腺样体肥大的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医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疾病得到治愈后,口呼吸的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对于因鼻炎、上颌鼻窦炎导致的鼻黏膜肿胀和鼻腔狭窄等问题,医生会根据疾病的程度和类型进行精准治疗。口服药品、鼻喷剂等都可能成为治疗的有力武器。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孩子的呼吸问题都能得到缓解,从而摆脱口呼吸的困扰。
除了医学治疗,口腔科医生还会关注口呼吸的其他原因。颌骨发育异常、牙齿咬合不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口呼吸。针对这些问题,专业医生会为孩子们定制矫治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正常的呼吸模式。进行口面部肌肉的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上唇、舌部和颊部的肌肉训练,结合有氧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鼻呼吸的习惯。
家长也能在家为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帮助他们改善口呼吸。鼻口呼吸训练、唇肌功能训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训练,孩子们的呼吸会更加顺畅,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腺样体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伙伴。了解它、关注它、善待它,让它健康地成长,孩子们才能拥有更加畅快的呼吸,更加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