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雪种的压缩机为什么容易坏?加了雪种压缩机反而不工作是为什
雪种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为何雪种压缩机容易出现故障?其根源在于润滑油的不足,导致机器运转不畅。对压缩机的日常保养至关重要,特别是润滑油的检查与更换。
当我们深入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时,会接触到三种常见的故障:电机烧毁、液击以及缺油。这其中,液击是最具破坏性的故障之一。当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随气体被吸入压缩机气缸时,可能会导致吸气阀片损坏,这就是液击现象。如果液体没有及时从气缸中排出,活塞在接近上止点时压缩液体,会产生瞬间高压,从而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
关于液击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言
液击是一种严重的压缩机故障,通常是由于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被吸入气缸导致的。这种故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压缩机内部零件的损坏,如阀片、活塞、连杆、曲轴等。尽管液击是一种严重的故障,但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管理,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过程与现象
液击的表现主要包括吸气阀片断裂和连杆断裂。由于压缩行程的时间非常短暂,如果气缸中存在液体,活塞在压缩过程中会迅速将液体压缩,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金属敲击声。
三、原因分析
引起压缩机液击的液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回液、带液启动时的泡沫以及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太多。其中,回液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回液是指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从蒸发器通过吸气管路回到压缩机的现象。膨胀阀选型不当、过热度设定太小、感温包安装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回液。热气融霜后的蒸发器内会形成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在随后的制冷运行中也可能回到压缩机。
除了回液,带液启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会以气体形式通过回气管路进入压缩机并与润滑油混合。在压缩机重新启动时,这些被润滑油吸收的制冷剂可能会被带入气缸,造成液击。
为了有效防止液击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阻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使用抽空停机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回液的危害;安装曲轴箱加热器可以防止制冷剂迁移等。定期检查压缩机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润滑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管理,我们可以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长时间的停机之后,对润滑油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通过预先加热润滑油数小时,可以蒸发掉润滑油中的大部分制冷剂,这不仅大大减小了带液启动时液击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制冷剂冲刷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在实际操作中,维持加热器的持续供电或在开机前数小时提前供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曲轴箱加热器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压缩机结构来阻止制冷剂迁移并减缓润滑油起泡的程度。具体而言,改进回气冷却型压缩机内的回油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在电机腔与曲轴箱迁移的通道上增设关卡(如回油泵等),我们可以在停机后切断通路,防止制冷剂进入曲轴腔。减小进气道与曲轴箱的通道截面,可以减缓开机时曲轴箱压力下降的速度,从而控制和减少泡沫进入气缸的量。
另一方面,对于半封闭压缩机而言,油位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油位过高可能导致飞溅的润滑油窜入进气道并进入气缸,进而引发液击。通过油视镜观察油位高低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大型制冷系统在安装调试时,适当补充润滑油是必要的。对于回油不好的系统,我们需要认真寻找影响回油的根源。一味地补充润滑油可能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润滑油突然大量返回时(如化霜后)。
压缩机是高速运转的复杂机器,保证运动件的充分润滑是维持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由于制冷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疏忽,压缩机可能会出现缺油、润滑不足等问题。缺油意味着压缩机曲轴箱中的油量很少或没有润滑油。压缩机在运行时,大量制冷剂气体被排出,同时带走一部分润滑油(称为奔油或跑油)。奔油是无法避免的,但奔油速度有所不同。对于一台排量为 100m3/hr的压缩机,奔油可能导致无回油运转时间仅为十几分钟。
压缩机的回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油分离器回油,另一种是回气管回油。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排气管路上,能够分离出大部分奔油,提高回油效果并速度。对于某些特殊系统,如管路特别长的冷库制冷系统、满液式制冰系统等,开机后可能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内无法回油或回油量非常少。这可能会导致压缩机缺油引起的磨损问题。如果润滑油很少或没有,轴承表面会出现剧烈摩擦并导致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机器故障。除了缺油外润滑不足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润滑油无法到达轴承面、粘度太小或润滑油过热分解等。此外回液也可能导致润滑不足因为被稀释的润滑油无法形成足够的保护油膜从而导致磨损。因此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密切关注润滑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潜在的润滑不足问题。从理解看,缺油造成的影响往往涉及大范围且相对均匀的表面损伤及高温环境,这种状况常常因润滑不足导致。润滑不足的情况更为细致,可能导致特定部位的磨损、划伤和过热,如距离油泵较远的轴承面等。这些特定区域的润滑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结论与建议中,缺油问题的实质并非压缩机奔油的速度和数量,而是系统回油的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安装油分离器能有效加快回油速度,从而延长压缩机在无回油状态下的运行时间。
对于蒸发器和回气管路的设计,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回油的顺畅。采取一些维护措施也有助于回油,如避免频繁启动、定时化霜、及时补充制冷剂以及及时更换磨损的活塞组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回液和制冷剂迁移会稀释润滑油,破坏油膜的形成;油泵故障和油路堵塞会影响油量和油压,导致摩擦面缺油。而摩擦面的高温则会促使润滑油分解,削弱其润滑能力。缺油的根源在于系统本身的问题,仅仅更换压缩机或某些配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油问题。
至于压缩机的第三个损坏原因电机烧毁,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技术细节,需要我们深入和分享。电机烧毁的后果同样严重,对于这个话题,小泥巴将在后续的课程中与大家详细和分享。润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压缩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系统的健康运行,从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