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超过6百度 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
台湾地区的近视盛行率极高,许多人都深陷近视的困扰。放眼全球,近视问题并非仅限于台湾,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其盛行率高达70-90%,而在欧洲和美国也有30-40%的人群受影响。非洲国家的近视率相对较低,约为10-20%。近视不仅仅是一个视力问题,更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度近视导致的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的定义为眼轴长度超过正常标准26.5毫米或屈光度数高于6.00度。在华人群体中,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后极部或黄斑部病变,占比高达0.76%。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和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随之提高,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周边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周边格子状退化、视网膜色素病变、视网膜裂孔以及视网膜剥离等。针对这些病变,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对于早期的视网膜色素病变,可以采取观察或激光治疗的方案。而对于周边格子状病变,医生通常会建议尽早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成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剥离。
一旦发展为视网膜裂孔,患者必须立即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医生会使用激光技术将裂孔围住,避免其扩大。一旦发展为视网膜剥离,这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可能导致失明,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眼内气体灌注、巩膜扣带手术、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激光手术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医生会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视网膜剥离的问题并非现代才有。百年前的人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尽管当时的医生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绝对卧床治疗,但效果并不确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例如,眼内注射空气或膨胀气体的方法被用于借助气体会上浮的原理将裂孔压住,促进视网膜下的积水自行吸收。这种方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固定在治疗床上,根据裂孔的位置调整角度,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折磨。尽管如此,至今仍有部分眼科医生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使用这种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后来的巩膜扣带手术等方法逐渐发展并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痛苦。
近视超过6百度的人群面临更高的视网膜病变风险。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是保护视力、避免并发症的关键。当面对视网膜裂孔的挑战时,手术策略需灵活调整。若裂孔的位置过于靠前或过于靠后,单纯依靠巩膜扣带手术可能难以触及,因为缝线无法准确固定在裂孔位置。这时,必须采用更复杂的手术方法,结合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雷射手术。
近二十年来,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雷射手术逐渐成为视网膜剥离的主流术式。这种手术在眼平坦部进行操作,建立维持眼内压力的输液管道,并通过雷射技术将裂孔固定修补。无论裂孔的位置如何,这种手术都能有效处理。根据裂孔的位置、大小及范围,手术中可能会使用重油、硅油、膨胀气体等辅助材料,以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
(图片来源:陈庆隆医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23G or 25G眼内微创手术的开发,大幅缩减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与不适,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作者在美国进修期间,深入学习了微创手术在黄斑部的应用,收获良多。
更让人振奋的是,台湾的健保政策已经开始给付微创手术的材料费用。这一改变无疑会推动23G视网膜微创手术的发展,有望取代其他术式,成为视网膜医师的首选。
参考资料:
Fredrick DR在2002年的研究:“近视”(BMJ期刊)。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在2007年8月的研究报告。
部份图片来源陈庆隆医师。出自眼科陈庆隆医师的专栏-视网膜的大小事。需注意,《近视超过6百度 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由网友『断桥烟雨旧人殇』至本站。如果您认为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们相信未来在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上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