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称要让蒙古国承担后果
普京访问蒙古国引发的波澜
在2024年9月的某个时刻,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普京踏上了蒙古国的土地。这一行动立即在乌克兰引发了一场风波。乌克兰指责蒙古国,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未能执行对普京的逮捕令,认为此举严重破坏了国际司法体系,并明确表示将与其合作伙伴协商,以使蒙古国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蒙古国坚定地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对于非缔约国也就是俄罗斯是没有约束力的。并且,他们明确表示,逮捕普京将会给蒙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带来重大的损害。
时间跳转到2025年5月,蒙古国的外交部长访问了菲律宾。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提到了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支持,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的一种隐性支持。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中国的警觉,并可能进一步引发乌克兰对蒙古国的压力。
关于乌克兰可能对蒙古国采取的“后果”,其中包括:
1. 外交孤立或联合盟友对蒙古国施加政治压力,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对其进行边缘化。
2. 虽然象征性的经济制裁,如限制贸易,看似是一种可能的手段,但由于两国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实际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3. 利用历史问题作为炒作工具,要求蒙古国对历史上的某些事件进行赔偿。例如,乌克兰可能会提及蒙古国在13世纪的西征,并要求其针对所谓的“历史罪行”进行赔偿,对此蒙古国可能会回应需要提供明确的“受害者名单”。
蒙古国的立场与反应是:
1. 他们坚持中立政策,但在近年来表现出一种亲西方的倾向,例如前总统的公开立场。
2. 对于乌克兰的威胁,蒙古国的反应相对冷淡,认为其缺乏实质性的手段。
3. 考虑到自身地理位置和与中俄的关系,蒙古国的实际政策调整空间有限。
当前的情况更像是一场博弈,而乌克兰的警告在其国际影响力和蒙古国的现实考量面前,可能只能产生有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