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鲲龙是怎样炼成的(鲲龙海上首飞过程)

生活知识 2025-05-18 17:03生活知识www.buyunw.cn

“鲲龙”AG600:大国重器的炼成之旅

2022年12月9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由一流团队组成的机组,驾驶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从珠海金湾机场腾空而起。在空中平稳飞行13分钟后,成功完成既定试飞科目,安全降落。这标志着第三架AG600M飞机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也意味着AG600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

“鲲龙”精神在此刻闪耀。研制团队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克服了高温酷暑、疫情影响、台风恶劣天气等多重困难,以舍我其谁、敢战必赢的斗志,稳步推动了各项工作。他们的毅力,如同只争朝夕、百折不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存高远、拼搏奉献、自主创新、逐梦海天”的价值观。

回望AG600的研制历程,是一段从梦想走向现实的征途。从2012年到2022年,技术验证机的诞生,到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的亮相,再到投入实战使用,每一步都凝聚了研制团队的智慧和汗水。特别是AG600M在第十四届中国(珠海)航展上的惊艳表现,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投汲水功能,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鲲龙”AG600的研制,源于我国对应急救援体系的需求。它的设计思路独特“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这款飞机拥有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及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结构复杂,共有5万多个结构、2万多个系统零部件、100余万个标准件。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这样的特种飞机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

在研制过程中,团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国内技术储备不足、研制经费紧张、历史空白等问题交织。正是抱着“国之重器,救民水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研制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高抗浪船体、气水动布局关键技术等难题。他们研制出了全球更高和收放结构最复杂的起落架,解决了复杂船型机身的制造及气、水密铆接等难题,初步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工艺和生产制造标准体系。

如今,“鲲龙”AG600技术验证机已经相继实现陆上、水上、海上首飞,以及9吨汲投水灭火功能验证试飞。它的成功研制,不仅填补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技术体系和专用适航条款的空白,也开启了AG600的新时代。这一大国重器的炼成,彰显了我国在航空领域的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能用、好用、早用的航空巨擘AG600飞机研制之路

为了研制一款能用、好用、早用的飞机,团队深入市场及用户灭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针对前期研制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改进优化技术论证工作。他们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于高效航空应急救援的需求。

一方面,团队遵循正向设计流程,全面梳理顶层设计输入,深入识别飞机机动能力等关键设计要求。崔伟和他的团队在盛夏时分,足迹遍布中国西南各地,收集高原及湖泊的使用环境数据,为AG600飞机未来的高原使用提供有效支撑。在四川省凉山州,他们详细走访了林区各个区域,完成了AG600飞机针对高原灭火的能力需求调研报告。他们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为飞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这种需求导向的设计方法,是确保飞机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团队结合技术验证机在自主创新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对飞机进行整体优化设计。面对改进设计中的挑战和矛盾,团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论证,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增压舱的改进方案就是其中的一例。通过不断的努力,团队攻克了新翼型、投汲水灭火任务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等难题。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没有退缩,反而燃起了斗志。他们的努力,让AG600M飞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过改进优化,AG600M飞机的起飞重量、投水量、巡航高度等关键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设置增压舱、采用电传飞控和综合航电系统等技术,使飞机的安全性、任务执行能力、舒适性及经济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是研制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鲲龙精神”的丰硕成果,也是国内大型新研飞机研制周期的新纪录。

这个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成熟的大飞机研制队伍的努力。党建与型号研制的融合,激发了党员骨干的责任担当和斗志。民机研制项目管理体系的优化,确保了研制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高素质创新型成熟人才队伍的齐备,为型号研制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迈向成功的鲲龙AG600:构建人才与创新融合的航空传奇

为了实现AG600的早日交付使用,华南公司正致力于推动其平台化、系列化、谱系化的未来发展。该公司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为了满足型号研制的迫切需求,他们敞开大门,广纳贤才,积极引进国内外的精英。

研发设计、总装制造、科研试飞三支队伍的建设被紧密围绕起来,引进了资深技术专家和国际顶尖的结构强度专业人才。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博士工作站,一个高端人才研发创新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他们还制定了技能人才的三年滚动计划,以吸引和培育成熟的技能人才。

十年前的AG600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足28岁,技术经验相对薄弱。在“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的培育下,他们已逐渐成长为今天成熟的大飞机研制队伍。

就在不久前,航空工业通飞华南与江苏祥跃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购机合同,将引进五架“鲲龙”AG600M灭火型飞机。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也代表着AG600型号迈出了商业成功的第一步。

面对各种实际困难,航空工业集团的研制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应用能力。他们构建了产融共同体模式,打造了用户单位、制造单位和运营单位于一体的新型业务模式,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和认同。这五架飞机的购机合同签署,标志着AG600飞机市场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已做好在“十四五”期间为国家部委及地方省市提供服务的准备。它将在应急救援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航空事业经历了蓬勃的发展,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鲲龙AG600的成功首飞,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第二架鲲龙首飞成功的时刻,给青少年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非凡的十年,硕果累累,成绩斐然。面对风雨无阻的挑战,我们再启新程。正如海外版记者严冰所报道的那样,中国的航空事业正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未来,鲲龙AG600将继续书写航空传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人造肉正式开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