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冬天该如何进补?简单来说有3个规

女性不孕 2025-06-02 14:05女性不孕不育www.buyunw.cn

回忆童年,父亲总是讲述那些令人动容的经历

在战乱年代,饥荒频发,许多人连续数日无法获得食物。有一天,终于有人发起赈灾行动,开设粥棚,为饥民提供食物。人们纷纷涌向粥棚,急切地渴望获得食物。在享用这些来之不易的粥时,他们却一边喝一边抱怨为何只给予粥而没有米饭等其他食物。

我那时曾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馒头呢?父亲深情地解释,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后,人们的肠胃功能已经极度虚弱。如果突然摄入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而丧命。给予粥是为了让他们的肠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才能安全地进食其他食物。

这不禁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许多人因为服用补益药或保健品后身体出现不适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中医智慧呢?

在中医理论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其核心原则。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所谓的“虚不受补”的情况呢?从中医角度看,“虚不受补”意味着体质虚弱的人无法承受补药的药力。补益药虽然能够补充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但并非万能。它们也有适应范围、副作用和禁忌症。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那么,“虚不受补”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中医认为,除了体质差异外,还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补错了,即实证被误认为是虚证;二是体内气血不通畅,导致补药无法发挥作用;三是脾胃虚弱,无法消化和吸收补益的精华;四是盲目进补,没有对应的症状。

那么,如何正确进补呢?要牢记三个原则:虚实夹杂先除实,先调神气后补身,纠弊和胃分阴阳。在确定自己真的需要进补时,不能盲目乱吃一通补药,而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当的补益方法。

中医强调“虚不受补,根在脾胃不调”。根据中医理论,“虚则补之”,但补之前必须辨明体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进补的方式也大相径庭。在进补前一定要寻求专业中医的诊断,明确自己是何种体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再对症下药,进行科学进补。

补益身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在了解自己体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进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补益的效果,让身体更加健康。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虚不受补”体质?

你是否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到畏寒,尝试食用生姜、羊肉或桂圆等温热食物后却意外地引发上火症状?又或者,当你服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物时,出现胸闷、恶心等不适感,甚至引发热证?如果你遇到这些情况,那么你可能属于中医所说的“虚不受补”体质。

“虚不受补”体质的特点在于,身体在尝试接受补益时表现出不适。具体表现为:

一、身体对热性食物或药物反应过度,出现上火症状。

二、在尝试补气药物后,出现胸闷、恶心等不适感。

三、当身体出现阴虚症状,如舌苔脱落、发白等,在食用滋阴药物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胃胀、胃痛等症状。

遇到上述情况时,你需要先调理身体,再行补益。这是因为“虚不受补”体质在补益前需要去除实证,调理神气,这样才能使补益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资料:

1. 越“补”越虚?秋冬进补需避免误区[N].北京晚报.2012-11-01

2. “补虚”有讲究,三种“虚”补不得[N].生命时报.2014-09-15

3. 虚不受补?秋季进补前宜先调养脾胃[N].央视新闻.2012-06-12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本文。业百科weixinnc(

上一篇:冬日养颜水果花茶星座物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