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春困”有法宝:多饮水常上厕所
最近总是感到精神不振,特别是在下午工作时间一长,容易感到疲惫不堪,眼皮沉重,记忆力也下降了。我和同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上网一查,原来是所谓的“春困”。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季节性的疲劳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学博士陈祖辉指出,“春困”是季节交替带来的生理反应。随着气温上升,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旺盛,相对而言,大脑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春季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大脑的供氧也会显得不足。加上气温的良性刺激,大脑会受到某种抑制,使人们感到困倦思睡。但值得注意的是,“春困”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如抑郁症、肝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困乏症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春天嗜睡、频繁打哈欠,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如果“春困”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要消除春困,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首先是刺激法,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感觉刺激来解除春困。比如走出室外欣赏蓝天白云、绿树芳草;嗅清凉油或花露水;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唱唱跳跳;适度的冷水洗手刺激皮肤,或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
其次是运动法。有困意时,可以活动活动肢体,疏筋活血,通利关节,使大脑兴奋起来。伸懒腰可以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进行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让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在周围转动,离开污浊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也是个好办法。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多的新鲜空气可以补充细胞的负电荷,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质功能,缓解困倦。
最后是兴奋法。食用一些兴奋食物如茶、咖啡或巧克力等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那些平时很少饮茶的人,效果可能更好。多饮水并经常上厕所,结合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也有利于解除困倦。
“春困”是季节交替的正常生理反应,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隐藏的疾病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运动和兴奋法来缓解春困,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也非常重要。由糖尿病网小编从人民网整理而来,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