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岁前嗓子爱发炎 不用急着切除扁桃
特约健康时报驻武汉市中心医院的记者王茜报道,许多家长面对孩子频繁发生的扁桃体炎和伴随的发烧症状常常感到焦虑。对于扁桃体的问题,家长们不必过分紧张。武汉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姜红表示,特别是在1至6岁的年龄段,由于扁桃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化脓性扁桃体炎较为常见。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了12岁左右,扁桃体通常会逐渐萎缩。
姜红主任指出,当家长们带着孩子因扁桃体炎就医时,不应该轻率地要求打针输液。治疗决策应该基于医生的详细检查,包括观察扁桃体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的浓稠度和颜色、扁桃体的大小,同时还要查血象和测量体温。对于轻微的扁桃体发炎和发烧,口服消炎清热解毒的药物是首选。
如果孩子出现高烧不退,体温在39℃至40℃之间,甚至伴随高热惊厥,同时白细胞升高,这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当扁桃体不再分泌脓性物质,体温恢复正常后,建议改为口服药物。
姜红主任详细解释了扁桃体的功能。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免疫器官,它像一道屏障一样抵挡住外界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扁桃体的内部有许多“隐窝”,这些隐窝里藏有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扁桃体可能变成病菌的“庇护所”,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有些家长考虑通过切除扁桃体来避免孩子频繁发炎。但姜主任强调,除非孩子每个月扁桃体都发炎,且保守治疗无效,否则一般不建议切除。扁桃体作为淋巴器官,在12岁后会逐渐萎缩,成人患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情况较少。
姜红主任提醒家长,孩子反复扁桃体发炎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病,特别是感染链球菌后可能引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建议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为了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家长应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喝饮料、少吃膨化食品、巧克力和糖果等。督促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舞、跑步、游泳、打球等,这些运动对于增强体质和提高防病能力都有积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