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性因素(占比30%-40%)
1. 精子质量问题
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或无精症(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或输精管梗阻)。
精液液化异常或精子活力不足,影响受精能力。
2. 性功能障碍
勃起障碍、射精困难或频率不足。
3. 睾丸及附睾病变
先天性疾病(如隐睾、克氏综合征)或后天损伤(炎症、外伤)。
4. 其他因素
内分泌失调(如肥胖导致雄激素转化异常)、免疫性抗精子抗体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
二、女性因素(占比40%-50%)
1. 输卵管问题
输卵管堵塞、积水或粘连(多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阻碍精卵结合。
2. 排卵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内分泌紊乱导致无排卵或卵泡发育异常。
3. 子宫及内膜异常
子宫畸形、内膜息肉、宫腔粘连或容受性差,影响胚胎着床。
4. 其他原因
宫颈炎性分泌物阻碍精子通过,或免疫因素(如抗子宫内膜抗体)。
三、双方共同因素(占比20%-30%)
1. 生活习惯与环境
长期压力、熬夜、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或辐射。
2. 免疫性不孕
双方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抗胚胎抗体。
3. 不明原因不孕
检查无异常但仍未怀孕,可能与隐性基因或微观生殖环境有关。
四、其他影响因素
年龄:女性35岁后卵巢功能下降,男性高龄也可能影响精子质量。
心理因素:焦虑或抵触性生活可能间接导致不孕。
若备孕超过1年未成功,建议夫妻双方共同就医检查,针对性治疗(如促排卵、试管婴儿或手术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