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淋巴结核高发期 病情易加重或愈而复发
琦璇时光:一场与结核病的较量
在春日的暖阳下,一场关于健康的警钟再次敲响。每年的3月24日,我们迎来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近年来,结核病再度来袭,而肺外结核病患者数量也在悄然上升。那些鲜为人知的肺外结核病中,颈部淋巴结结核(瘰疬)尤为突出。相对于常见的肺结核,瘰疬更易被误诊误治,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陆先生,一位来自河南的普通人,他的经历为我们揭示了瘰疬的真相。年前,他感到脖子不适,仿佛“落枕”,触摸时皮下有颗粒状包块。一个月后,陆先生出现疲劳感,脖子上的包块逐渐长大,连成串。经过一系列检查,他最终被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核,这是一种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在淋巴系统的疾病。它好发于颈部,也可见于腋下和腹股沟。起初,肿块如豆般大小,皮色不变,无痛痒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逐渐增大增多。当病情恶化时,皮色转为暗红,溃破后流出清稀的脓液。因其常见于颈部,累累如贯珠,后期可能破溃,中医称之为“瘰疬”,民间则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
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病原微生物进入繁殖期,结核杆菌也迎来了繁殖和传播的高峰期。春天的温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结核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对于患者来说,此时病情易加重或复发。尤为需要注意的是,春季也是发病的高危期。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妊娠期间的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结核病的发病或病情加重。患有结核病的女性应先接受正规的抗痨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受孕。
面对这场与结核病的较量,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让我们携手共同传播正确的防治知识,加强防治意识,为打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共同努力。每个人的健康都是宝贵的,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宝贵,让结核病不再成为健康的隐患。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加油,为生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