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避免老人心理疾病
我们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除了生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面临着多重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定义:健康意味着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的完美和谐状态。当我们谈论老年人的健康时,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衰老并非只限于老年人,中年人甚至青年人也可能出现心理上的衰老。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心理健康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有心理问题的人却占了很大比例。这意味着心理上的未老先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纠正。
心理衰老的人可能会有感知觉衰退、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表现。他们可能变得焦虑不安、敏感多疑,反应能力下降,兴趣爱好减少,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相较于中青年人,老年人的心理衰老现象往往更加个性化,有着更固定的习惯。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给老年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要接受变老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分在意年龄。忘记过去的矛盾和恩怨,把曾经的经历当作人生的财富。要学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保持一颗愉悦、健康的心。多与同龄人或小辈交流,不论别人的是非。对于看不惯想不顺的事情,要学会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应对。因为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中老年人应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习拳跳舞、旅游、谈心喝茶、下棋养花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身体,也延缓了大脑的衰退。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加大了对老年社会服务的投入。国内有资料表明,有20%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心理治疗。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更多的来自子女的关心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自古重视孝道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身边老人的心理需求和诉求。让我们给予身边的老年人更多的欢乐和建议,预防疾病的发生。让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