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里加点醋真有利于钙吸收吗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通过饮用骨头汤来补钙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专家早已指出,骨头里的钙无法真正溶解到汤里,因此单纯的骨头汤并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这一观念在经过深入研究后得到了证实。
钙,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对于骨骼健康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摄取钙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口服的食物或补充剂,其钙含量、溶解度、吸收率以及成本是判断其是否适合补钙的四个关键指标。
对于骨头汤中的钙含量,营养学博士杜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即使我们在骨头汤中加入了大量的食醋,骨汤中钙离子的含量也仅仅在5-10毫克/100克之间,远远低于鲜牛奶中的钙含量。而且,骨头汤中的维生素D含量微乎其微,无法有效地帮助人体吸收钙质。
虽然骨头中含有大量的钙,但是这些钙主要以羟磷灰石的结晶形式存在,不溶于水。通过简单的熬汤方式是无法将骨头中的钙有效溶解出来的。有人提议在汤中加醋,因为醋可以与钙盐反应,生成更容易溶解的醋酸钙。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理想。大量的醋酸会挥发,污染环境,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为了熬制骨头汤所加入的醋量巨大,使得这种方法在经济上并不划算。
对于想要补钙的人来说,单纯地依靠喝骨头汤是不科学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摄入量是800毫克。如果要通过骨头汤来摄取这些钙质,那么需要喝几十升的汤,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更好的方法是保证均衡的饮食,尤其是多喝牛奶。对于孕期的准妈妈来说,除了注意钙质的摄取,还需要关注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观念中认为骨汤味道鲜美,尤其是猪骨汤。猪骨汤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中的脂肪在熬制过程中被包裹在蛋白质中形成的。这种脂肪含量高,对于孕期妈妈来说要谨慎食用,避免体重超标和妊娠期综合症的发生。
加醋的骨头汤并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而且其中脂肪含量较高,对于孕期妈妈和有高血脂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补钙方法。我们应该科学地补钙,选择更为健康、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