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必看!高血脂用药10点叮咛
针对高血脂问题的药物“冠脂妥”,近日出现了伪药事件,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药师提醒,这款药物降胆固醇效果显著,服用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及无力情形,务必立即就医检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一些保健措施来降低胆固醇。比如,我们可以摄取一些具有降胆固醇功效的食物,如决明子、山药等。经医师、药师讨论后同意食用的健康食品,如红曲、鱼油、洛神花等,也能起到辅助降胆固醇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新进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有超过一半的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75%死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另外25%则死于脑部或周边动脉血管疾病。高血脂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台湾预防保健协会理事长赵顺荣药师指出,降血脂药物分为四大类型,每类药物都有其独特的副作用。特别是Statins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于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血脂症效果良好。这类药物可能引发肝功能指数上升以及肌肉病变等副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若出现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检查。其他类型的降血脂药物如胆酸结合树脂、烟碱酸以及纤维酸盐衍生物等也都有其特有的副作用。在服用药物前务必了解并遵循医师和药师的建议。
对于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在使用Statins类药品前,应告知医师是否有肝脏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品的情况。
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用此类药物。
三、服用某些降血脂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葡萄汁。
四、除了按医嘱服用药物外,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调整生活习惯。
五、应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六、、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
七、务必按照医师、药师的指示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并定期回诊,让医师评估药物效果及是否出现副作用。
八、服用降血脂药物后,如出现肠胃不适、恶心、肚子痛、拉肚子或便秘等情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若症状持续不改善,请立即就医。
九、服用特定药物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及无力情形,应立即回诊告知医师。
十、若忘记吃药,请在想起时尽快服用。但若靠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此次药物不吃,按照下一个服药时间准时服药。
(图片由奇美医院提供)
面对高血脂,药物治疗并非唯一途径。在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后,患者仍需进行长达3至6个月的饮食计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以及。若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水平依然偏高,那么可能需要使用抗高血脂药物。但即使在使用药物,也需继续调整生活方式,以最大化药效。
关于服用Statins类药物后能否停药的问题,赵顺荣药师明确表示,任何关于药物的调整都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任意停药可能会导致血胆固醇上升,这是非常危险的。症状改善后,仍需经过医师检验血脂肪水平,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减量、继续服药或停药。
在医师的许可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脂。具体措施包括:保持合理体重(过重者需减重)、坚持规律运动、避免熬夜、避免油炸食物、避免过量饮酒、,以及摄入高纤维、低脂食物。
近年来,“红曲菌”因其含有的胆固醇合成抑制剂红曲菌素K(Monacolin K)而受到关注。这种成分被发现能优先降低导致动脉硬化的坏胆固醇(LDL)。一项人体试验甚至表明,每天摄入2.4克红曲粉,8周后LDL可明显降低。尽管如此,对于肝肾功能不佳的人群,仍需谨慎使用。其他如决明子、山药、鱼油、洛神花、甘蔗原素等也有降胆固醇的功效,但在食用前,最好与医师或药师讨论。
赵顺荣药师提醒广大患者,市场上有很多保健产品宣称能降血脂,但如何选择才是关键。建议选择有正式人体临床试验数据的产品,并通过卫福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如SGS、全国公证等,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仍是最佳选择。
赵药师提醒大家,有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早期定期监测血脂、血压及血糖。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遵守医师嘱咐,按时服药。与医师和药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有效控制血脂、血压及血糖,降低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
《重视高血脂!药物治疗之外的生活调整》由网友『几回悠世』至本站。若您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