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解码中国歼18
介绍歼-18与歼轰-18:官方未证实,传闻引人遐想
一、迷雾重重,官方未证实
关于歼-18战机的存在,目前中国官方尚未正式公开,所有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外媒的报道或者是网络的热议。搜狐军事频道也提醒大家,对于这样的传闻需要保持理性,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国家官宣为准。关于歼-18的技术可行性,尤其在垂直起降和隐身技术方面,网络上存在诸多争议。矢量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垂直起降所需超大推力引擎的支撑,目前都尚未看到成熟的案例。而关于激光相控阵雷达等技术的传闻也被不少专家质疑为概念混淆,缺乏科学的依据。
二、性能传闻与军事定位初探
网络中关于歼-18的描述颇为引人入胜。有传闻称其是一款海军舰载机,能够实现航母的垂直起降,作战半径达到惊人的2200公里,并且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这样的描述被一些军事论坛戏称为“科幻内容”。还有传闻称歼-18采用了隐身设计,综合性能甚至超越了F-22,可以切换有人/无人驾驶模式,配备内置弹舱,载弹量和机动性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些传闻因为技术跨度大而引发广泛质疑。
三、型号混淆:聚焦歼轰-18战斗轰炸机
与歼-18不同,歼轰-18被描述为一款战斗轰炸机。网络传闻称其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和背负式进气道设计,作战半径可以根据加油情况达到5000公里,并可携带大量弹药,主要负责对地和对舰打击任务。有观点认为,歼轰-18可能与轰-20形成战术与战略的协同搭配,覆盖中国周边至印度洋区域的目标打击任务。
四、时间线与研发背景
关于这两款战机的研发背景和时间线,目前主要是基于推测和虚构的信息。有传闻称歼-18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而歼轰-18则被美国情报推测可能在2025年前后问世。从技术继承性来看,有人认为歼-18可能借鉴了歼-31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而歼轰-18则被视为是歼轰-7的换代型号,融合了歼-20等先进机型的技术。不过这些仅仅是外界的猜测和推测,实际进展仍需等待官方的披露。关于这两款战机的信息多为传闻和虚构内容,需要我们保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