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成长的烦恼,探寻生长激素的奥秘
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栏目呈现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是否曾为孩子的身高问题、早熟现象以及日益增长的体重感到担忧?6月30日,北京卫视的《我要当医生》栏目邀请了两位儿童内分泌领域的权威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罗小平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教授,来和大家一起儿童成长过程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主持人热情地欢迎观众朋友们,并开启了今天的话题: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疾病。其中包括孩子身高增长异常、过早发育以及肥胖等问题。这些现象常常被家长误解为单纯的营养问题,但实际上,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可能与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罗小平教授和傅君芬教授来为我们解答疑惑。
罗教授首先为我们解释了儿童内分泌与儿科的紧密联系。他指出,内分泌疾病并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属,儿童同样可能面临内分泌问题。尤其是那些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疾病,比如身材矮小、性早熟以及肥胖等,都是儿童内分泌科关注的重点。
傅院长进一步介绍了儿童内分泌科的治疗范围。她指出,除了常见的身高问题外,儿童内分泌科还能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等。这些疾病在儿科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了当下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
主持人提到,许多家长对于孩子身材矮小的认知存在误区,往往忽视内分泌异常的可能性。罗教授解释道,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身高排名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生长问题。生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内分泌疾病的信号。
傅院长补充说,儿童内分泌疾病往往非常隐匿,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加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为了帮家长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她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数字供家长参考。
这场节目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关于儿童内分泌疾病的专业知识,还为他们解答了心中的疑惑。通过专家的权威解读,家长们将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我要当医生》栏目将持续关注儿童健康话题,为观众带来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的身高大约都是50公分。在生命中的第一年,孩子会经历一个生长迅猛的时期,通常会增长25公分。到了第一年年底,大多数孩子都能长到75公分左右。接下来的第二年,即从一岁到两岁,孩子的身高会再增加10公分,到两岁时,他们的身高通常在85至87公分之间。之后,孩子们每年的身高增长大约在五公分左右。但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速度会再次加快。
对于家长们来说,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过快或过慢,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可能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骨龄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激素水平测定等方式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当谈到生长过快的孩子时,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那就是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生长速度会比同龄孩子快得多,他们可能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明显的身高优势。这种快速的生长也可能导致骨龄迅速增长,使孩子在早期就耗尽了生长潜力。例如,一个七岁的孩子可能因性早熟而达到九岁或十岁的身高,但他的骨龄可能已经提前增长,导致他在十岁时就停止生长。性早熟的女孩可能在早期比同龄孩子高得多,但早期停止生长,最终身高可能无法达到一米五。
我们还不能忽视儿童糖尿病的问题。在儿科中,大部分糖尿病是I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的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肥胖儿童的增加导致了这一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儿童中约有60%-70%可能会发展为成人肥胖,进而面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
性早熟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除了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生长潜力外,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面临生殖系统相关肿瘤的风险增加,如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对于儿童肥胖和性早熟等问题,家长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干预和治疗。
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关注他们的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干预和治疗,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尤其在儿科领域,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为何孩子的健康管理如此重要?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从医学、教育到,都有其独特的视角。
主持人提到,许多成年人的问题其实起源于孩童时期。罗教授和傅院长对此表示认同,并指出在孩子面临身体变化时,他们往往处于惶恐与焦虑之中,不知如何解决。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可能对其未来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当面对性早熟等问题时,是否有解决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罗教授指出,针对这类问题,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治疗方法。比如使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性腺轴,阻止性发育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孩子达到理想的身高和身心平衡。
而傅院长作为儿童专科医院的管理者,更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他提到,在内分泌领域,新的技术如生长激素和性发育抑制治疗等都在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此医院也在积极新技术、新突破,力求为那些在其他地方治不好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医学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尤其在儿科领域。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的儿科医疗已经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体验。傅院长描述到,医院正在布局5G技术,使得对危急重症病人的转运变得更快、更安全。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使得医疗更加精准和高效。比如看骨龄,以前需要仔细读片子,现在一秒钟就能得到准确的数字。为了减轻孩子在手术时的恐惧感,医院还特意设计了玩具车,让孩子在玩乐中进入手术室,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更加安心。
主持人引领话题,提到舒适化治疗与医学人文的结合,尤其在治疗方式改进方面的独到见解。罗教授则针对此话题展开了深入解读。罗教授提到,传统治病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现在更多地关注患者就医体验和心理关怀。以儿科内分泌领域为例,罗教授提到了生长激素治疗的改进。从原先的冻干细胞需要每日注射到如今的水针剂电子注射笔,以及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上市,都是对儿童患者的福音。不仅如此,这些改进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注射次数,甚至未来可能实现口服药物替代注射。这不仅在治疗方式上有所创新,更是对儿童患者心理关怀的深入体现。
随后,主持人转向儿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罗教授指出,儿科队伍短缺、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人员配置不均、基础与临床研究缺乏以及公众科普误区等问题是当前制约儿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傅院长则站在更高的角度,强调了儿童健康与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当前儿科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国家政策的优惠和支持为儿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对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内分泌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问题中的独特视角。它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儿童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我衷心希望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扫除知识盲区,与时俱进,给予儿童健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每一棵幼苗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