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诊前的准备
1. 基础资料整理
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如B超、激素六项、AMH值、男方精液分析等),避免重复检查。
记录近3个月月经周期(天数、规律性)及性生活情况。
若有妇科炎症、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异常)或手术史,需提供相关病历。
2. 检查项目优先级
男性优先:精液检查是首要步骤,简单且能快速排除男方因素。
女性重点:包括排卵监测(基础体温、B超)、输卵管造影(需避孕当月)、宫腔镜(排查内膜病变)。
二、诊断流程与病因筛查
1. 初步评估
时间标准:规律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孕可诊断不孕(35岁以上女性建议提前至6个月)。
病因分类:
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需激素检测;
输卵管问题(堵塞、粘连)通过造影或腹腔镜确认;
子宫因素(息肉、腺肌症)需宫腔镜或超声。
2. 多学科协作
复杂病例(如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可能需要生殖科、遗传科、内分泌科联合诊疗。
三、治疗方案选择
1. 针对性干预
排卵障碍:使用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或调整内分泌;
输卵管问题:轻度粘连可腹腔镜手术,严重者建议试管婴儿(IVF);
男性因素:少弱精症可通过药物改善,无效时选择人工授精(IUI)或ICSI技术。
2. 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婴儿适用于输卵管阻塞、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难治性不孕。
四、注意事项
检查时机:激素检查需月经第2-4天,输卵管造影后需禁性生活1周。
生活方式调整:限酒、均衡饮食、规律睡眠可提升自然受孕几率。
建议夫妻双方共同就诊,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阶梯式诊疗计划。若常规治疗无效,可考虑转诊至具备辅助生殖资质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