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行业前沿动态概览趋势发展及热点
天津市和平区劲松护养院作为医保定点养老院,积极招聘了一批专业资质的医生与护士,全天候值班,为院内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近期,一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整治行动正在此地展开。这场行动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设立了严格的标准,近半数的抗菌药物被“逐出”医院,以强化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高先生,居住在成都市武侯区小学路,近日因咽喉肿痛前往华西医院寻求治疗。当他试图购买常用的消炎药“头孢他美酯”时,却被告知药品缺货。他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知道的是,自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启动以来,几乎半数的抗菌药物已经被各大医院逐步淘汰。
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多年来,尽管我国出台了相关指导原则,多次下发通知,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超级细菌、耐多药菌的出现更是敲响了警钟。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抗生素年消费量高达138克,而美国仅为13克。在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更是高达97%。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今年4月,卫生部公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下发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目前,第二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此次整治行动被称为“史上最严”,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设立了严格的限制,包括品种、用量和级别。
具体来说,此次整治行动对于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被压缩到50种,二级医院只有35种。其中,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四川华西医院作为典范,对目前临床使用的88种抗菌药物进行了全面梳理。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徐挺表示,主要依据是医院的耐药性实验结果。即使是被保留下来的品种,如果在重症监护病房对3种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普通病房对6种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也将被淘汰。除此之外,医院还充分考虑到药品的安全性、疗效、性价比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等因素,制定了科学的使用标准。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同时也为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次整治行动无疑将对我国的医疗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保障患者权益的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