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是如何发病的
深入:细菌性阴道炎的前世今生
细菌性阴道炎,一种因阴道内病菌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其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这种疾病有时可能被人们忽视,但其后果却可能非常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不孕。
细菌性阴道炎有多种类型,包括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病炎以及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这些类型都是由于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在性关系复杂的人群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通过分泌物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脓球和致病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泌物中并没有滴虫和霉菌。
那么,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理又是什么呢?正常健康的阴道内,其实是一个生态平衡的微环境。这里寄生了多种细菌,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在阴道内保持一定的比例,共同维护着阴道的生态平衡。在正常的育龄妇女中,阴道上皮细胞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增生,产生的糖原为兼氧乳酸杆菌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使其占阴道的90%以上。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时,就会不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也会导致乳酸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性乱、频繁等因素则会导致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破坏了阴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这种情况下,兼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了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
当阴道内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会激发加特纳菌产生特定的氨基酸,进一步产生挥发性胺类。这些胺类会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同时使阴道环境变得更碱性,进一步抑制乳酸杆菌的繁殖。粘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得阴道分泌物增加,这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了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对于细菌性阴道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都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如发现自己有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