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监管难绝化学锅
民以食为天,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震惊。大米被矿物油抛光,辣椒酱中添加皮革染料苏丹红,毛肚使用医用福尔马林保鲜这些行为挑战着食品安全的底线。监管部门责无旁贷,严刑峻法也必不可少,但单纯依靠法律和监管,真的能杜绝这些化学添加物的泛滥吗?
监管与法律总有力不能及之处。矿物油、苏丹红、福尔马林和三聚氰胺等本不应出现在食品中。试想,如果要对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物质进行全面检测,那么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将无法进行,因为检测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所能带来的利润。
古人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年的教化已经淡化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不再相信因果报应,导致一些人干起坏事来肆无忌惮,甚至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在这个道德真空时期,无数“小我”的物质欲望无序膨胀,导致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层出不穷。就像在生产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犯罪嫌疑人,他们“从来不喝自家的牛奶”,但他们总要吃饭、吃肉、吃蛋吧?他们就不怕别人效仿他们的行为吗?当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滑坡时,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
由于道德约束的失范,我们已经生活在恐惧之中。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会冒出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法律必须严格执行以震慑犯罪分子,但监管无法做到密不透风,总有漏网之鱼。如果每一粒米、每一滴油、每一碗面都需要管理者全程监控,消费者都必须眼见为实,那将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重建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与此法律也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第一个造假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后来者就会络绎不绝,终至泛滥成灾。只有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让化学火锅、三聚氰胺等事件寿终正寝。消费者也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识别安全食品与危险食品的区别,以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