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们无色、呈球形,拥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到20μm之间。在血涂片中,经过复合染料染色的白细胞可以根据其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是否含有特有的颗粒,被分为颗粒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两大类。
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在每微升0到10000个之间。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最大,约为0.5到0.7,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这些白细胞在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数量会有较大的变化。
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况。当每微升的白细胞数量超过10000个时,被称为白细胞增多,少于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在身体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防御保护方面各有特色。
关于白细胞的正常值范围,成人一般为(4.0-10.0)×10^9个/L。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这个数值,因此在上下浮动0.5×10^9/L的范围内,也可以视为正常。对于儿童和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白细胞数量与成人有所不同。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当白细胞数量低于4×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减少,其临界值一般设定为(2.5-4)×10^9/L。低于2.5时应当引起关注。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可能与长期接触放射线、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等有关。对于这些情况,除了检查白细胞数量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手段来确诊。
白细胞的数量的变化是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我们关注并定期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