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病了,我得离职照护吗?
当父母逐渐老去、身体出现疾病,我们该如何在照顾他们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一个在台湾乃至全球都普遍存在的问题。约有231万人需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其中因照顾而离职的人数高达13万,数字仍在不断攀升。许多照顾者因此面临贫困和精神压力。但在传统孝道与现代长照政策之间,我们真的需要选择离职来解决问题吗?答案并非必然。
作者和气美枝,一位曾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她的母亲罹患忧郁症并最终导致失智,她因此陷入了艰难的选择。在辞掉工作后,她承受了巨大的经济、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正是在这段经历中,她意识到工作和家庭照顾并非不能共存。她的经历被记录在了《照护爸妈,我得离职吗?》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照顾家人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不必把自己的人生置于第一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需求。我们必须以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为基准,使用5W1H(What, Why, Where, Who, When, How)方法来制定照护计划。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令我们困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然后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资源在哪里,如何准备行动。照护不仅需要精神、体力和时间,也需要金钱。我们需要明智地决定在哪里投入多少成本。
本书提供了来自照护现场的第一手信息和诀窍,让我们从每个“照护不离职”的真实故事中看到长期照护的现状、困境和解决方案。书中还特别收录了台湾版的“关键时刻可派上用场的照护须知”,包括现行长照保险的对比、长照2.0的服务和补助内容,以及照护者需要的在地资源如何申请等信息。
《父母老了、病了,我得离职照护吗?》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关于照顾老人的指南,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照顾家人和工作并非不可兼得,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不留遗憾地兼顾工作与孝道。本书作者和气美枝的亲身经历和智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在照顾父母的也能拥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