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海拔(玉树海拔最低的县)
源自新华网的新华社报道,聚焦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一被誉为美丽中国“生态之窗”的地区,展现了其华美蝶变的壮丽画卷。
这里,是江河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在此发源,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滋养着中华大地,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承载着中华水塔的重要使命。
在党的领导下,玉树各族人民奋发向前,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困走向小康的伟大跨越。如今的玉树,已崛起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之窗”,一个家园秀美、安居乐业、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新玉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年迈的元丁老人,对三座大桥的名字和长度如数家珍,他的身后,一幢二层小楼静静矗立。从守桥值班室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丁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见证了玉树70年的跨越发展历程,从农奴制的阴影中走出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通天河畔的古村落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直本仓古宅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年近九旬的直本尼玛才仁是通天河直门达渡口的“船王”,他见证了渡口的变化,也见证了玉树的发展。如今,他的儿孙们在玉树市的楼房里过上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玉树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面提升。2020年,玉树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大幅增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高中升学率位居全省前列。这一切的变化和发展,都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人民在党和的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壮美的人生篇章。他们守护着这片热土,也守望着美好的未来。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玉树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与崛起的故事。在美丽的玉树高原,山川的秀美与城乡的繁荣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曾经的冬窝子已被坚固美观的定居点所取代,曾经的泥泞土路如今已变成黑丝带般的柏油路,贯穿整个地区。过去的历史,如“牛驮马运”、靠酥油灯照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牧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从帐篷到楼房的生活变迁,让“逐水草而居”的古老故事成为遥远的回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彻底消除了三江源地区数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而地震灾后的重建,更是让玉树从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跃升为青藏高原上的现代化都市。
三江源,这个世界上物种和遗传基因最为完整的库,以其广袤的面积、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最高的海拔,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沿着通天河逆流而上,来到长江源头的第一县玉树州治多县,那里有一位70岁的藏族老人索南罗布,他一直守护着我国环保先驱杰桑索南达杰的故居。
索南达杰,这位曾经的治多县委副书记和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因保护藏羚羊而英勇牺牲。他的事迹激励着千千万万玉树人扛起生态保护的大旗。如今,他们秉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的理念,全力守护着“中华水塔”,构筑起三江源的生态安全屏障。
索南罗布眼中含泪地说:“为了保护藏羚羊牺牲的索南达杰,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如今,英雄故里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成群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踏上回迁之路。
在这片土地上,牧民群众放下牧鞭,从生态的利用者变成守护者。近31万人获得生态补偿,与一道积极保护三江源。在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壮丽的昂赛大峡谷里流淌着湍急的澜沧江,这里还有被誉为“雪豹之乡”的美誉。截至目前,昂赛乡发现的雪豹个体多达45只。
阿松是这里的生态管护员之一,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除了清理垃圾、管护草原外,他还记录下附近雪豹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在玉树,像阿松这样的生态管护员有1.8万名。他们的努力让三江源区的水资源量增加了80亿立方米,藏羚羊、雪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
八月的玉树,蓝天白云下,群山巍峨、河湖纵横澄碧、草原如茵。这里仿佛是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邮件举报,我们将按规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