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大臣访华感慨日本太落后
一、数字化与移动支付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极高,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二维码支付已成为日常交易的标配,现金交易已近乎绝迹。相较于中国的这一变革,日本仍严重依赖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明显滞后。
在中国,通过手机就能轻松实现餐饮预订、点餐、支付等一站式服务,数字化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已经远远超越了日本。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速
中国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街道上电动车的身影日益增多,车载系统技术如导航等也日渐先进。与此相对照,日本仍然以燃油车为主,电动化的转型步伐显得较为缓慢。舛添的言论中特别提到:“30年前,日本人开着豪车时,中国人骑着自行车;如今,中国人开着电动车,而日本人还在使用燃油车。”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中日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差距。
三、经济增速与国民认知的错位
尽管中国的GDP保持年均5%的增长,过去四年累计增长达到惊人的20%,中日经济差距持续扩大,但许多日本人的认知似乎仍停留在30年前。他们拒绝接受中国已崛起为一个富裕国家的现实。
四、产业转型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的汽车业过于依赖其传统技术优势,对电动化的转型反应不够迅速,充电技术甚至被中国超越。手机产业也一度执着于翻盖机等旧形态,错过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性机遇。舛添的观察引发了日本国内对于创新动力不足的深刻反思。其言论被清华大学学者评价为具有“具有国际大局观”。当前,日本经济持续疲软(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7%),而中国则在科技与产业升级领域展现出领先态势。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不同轨迹,也揭示了双方在科技、产业认知等方面的深刻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舛添的言论无疑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重新定位自身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