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大涨马上就要来了(中国很快进入缺粮时代)

女性不孕 2025-05-04 16:58女性不孕不育www.buyunw.cn

受到新冠疫情的全球冲击,全球粮食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粮价上涨的传闻四起。在农村,小遥家的五亩玉米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位八零后农民,他对粮价的上涨抱有极大的期待。

村里的农民们喜欢集中卖粮,邻居们售出的玉米价格是每斤0.9元。小遥选择等待,希望粮价能如预期的那样上涨。一个月过去了,粮价并未出现显著的涨幅。面对邻居们已经卖完粮食的情况,家里的玉米甚至引来了附近的老鼠偷食,加上老父亲的施压,小遥最终决定将玉米出售。

售出的价格是每斤0.96元,比邻居们多卖了六分钱。这五亩地的玉米共为他家带来了6666元的收入,这是他们一家四口半年的生活费用。这仅仅是收入的一部分,扣除人工、浇地、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后,真正的利润并不显眼。

Wind数据显示,中国的原粮收购价指数在2012至2014年间曾处于高位运行,但自2015年以来,粮价开始大幅下滑,农民种地的收入也大幅缩水。近期多个国家的粮食出口禁令引发了全球粮食恐慌,资本市场开始积极反应。

与农业相关的多个指数近20日涨幅名列前茅,包括大豆指数、生物育种指数、乡村振兴指数和智慧农业指数等。粮价会因为疫情而上涨吗?尽管资本市场上显示出一些上涨的苗头,但实际的粮价涨幅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显著的增收。从小遥的例子可以看出,玉米价格的上涨幅度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增加。

尽管多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但投资者似乎低估了国家稳定粮价的决心。从农田到餐桌,米面的批发价格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这意味着从农民到消费者之间的环节,并没有因为供需关系而产生显著的价格波动。

中储粮的全面投放政策性粮食,增加了市场供应,使得短暂的粮价上涨趋势得以回归理性。一位米厂老板在朋友圈的求救声,反映了行业的困境。而对于小遥这样的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仍然不足以覆盖成本。

那么,为何还要坚持种地呢?小遥表示,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手段。他们知道风险何时来临是无法预测的,就像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一样。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稳定的粮价是支撑这个商业大国的重要基础。只有农产品价格保持低位,商业部分的利润才能得到保障。从农田到餐厅,价格的多倍增长确保了餐饮业的繁荣。正是因为有较低的农副产品供应,才保证了商业社会的利润。稳粮价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一直以来,农村与城市之间都在进行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源源不断的廉价粮食从农村流向城市,为城市的商业帝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农村的付出,正如商业发展中各种试错成本最终都融入了这低廉的粮食之中。

粮贱伤农,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网友们甚至戏言,如果粮价能涨到6元,许多城里人都会愿意回归农田。虽然涉及民生大计的粮价不能随意上涨,但适当的涨价对于农民、米面加工厂以及国家财政都是积极的激励。农民种地情绪的提振,不仅能提高米面加工厂的积极性,还能加速库存去化,减轻财政压力。

合理的涨价对农民、加工厂和国家都有好处,但对于那些长期享受低粮价的人来说,却可能难以接受。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粮食的廉价,甚至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在这种背景下,适当提高粮食价格或许能引导他们更加珍视粮食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农业哺育着商业帝国,国内商业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我们绝不能以农业为耻。看看美国,尽管其在经济、科技方面实力强大,但仍大力发展农业。疫情期间,美国超市的农产品储备丰富,这背后正是其强大的农业体系在支撑。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农业的重要性。未来,中国的发展仍需以农业为基础,铭记农业的价值和贡献。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由作者提供并至本站。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内容,请通过以下进行举报:。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揭秘男人的性爱秘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