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影响生育的机制复杂且多途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卵巢功能受损
巧克力囊肿会直接破坏卵巢组织,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功能:
卵泡空间被挤压:囊肿占据卵巢空间,导致正常卵泡发育受限,卵子质量下降。
炎症与毒性作用:囊肿内的陈旧性出血含高浓度铁离子,对周围卵泡产生毒性,并引发慢性炎症,进一步损害卵巢储备功能。
排卵障碍:囊肿可能导致卵泡无法正常破裂排卵,或排出的卵子被囊肿阻挡,难以被输卵管捕获。
2. 输卵管功能异常
机械性阻塞:囊肿增大可能压迫输卵管,或破裂后引发盆腔粘连,导致输卵管扭曲、堵塞,阻碍精卵结合。
蠕动功能下降:炎症反应使输卵管纤毛活动减弱,影响受精卵运输,增加宫外孕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约90%的巧囊患者输卵管本身通畅,但手术史可能增加粘连风险。
3. 子宫内膜与免疫环境异常
着床障碍:若异位内膜侵犯子宫肌层,可能干扰胚胎着床。
免疫失衡:巧囊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卵泡液中炎症因子(如IL-6、IL-8)增多,氧化应激加剧,降低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
4. 治疗与生育建议
手术时机:囊肿>4cm或生长较快时建议手术,但需权衡手术对卵巢功能的潜在损伤。
辅助生殖技术:若自然受孕困难,可考虑试管婴儿(IVF),但巧囊可能降低促排效果,需个体化评估。
尽早备孕:未破裂且无严重粘连时,早期怀孕可延缓疾病进展。
若存在痛经、月经异常或不孕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通过超声和激素检查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