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糖水爷爷遭网暴
武汉的“糖水爷爷”谢永安的故事,是一幕令人痛心的网络暴力悲剧,深刻反映了网络环境中非理性的言论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冲击。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经过及其启示。
谢永安老人,在武汉街头摆摊十七年,坚持提供两元一杯的糖水,而且可以无限续杯,老人和小孩免费。这一善举使他赢得了“良心爷爷”的美誉,并在2022年7月走红网络。随之而来的并非都是赞美,部分网友开始质疑他的卫生状况,指出他制作糖水时不戴口罩和手套。更有甚者,无中生有地造谣他“子孙不孝”、“孙子患自闭症”等。
这些无端的谣言和攻击,让谢永安的孙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最终,老人决定放弃经营,选择返乡。经过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他的糖水制作环境其实十分干净,社区也曾提出为他安排稳定的工作,但老人仍然选择了离开。
2022年8月,谢永安返回了河南固始的老家,计划继续经营饮品,并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时至今日,他仍然保留着出摊的牌子,但没有再回到武汉。
这起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暴力的可怕,更让我们深入思考了网络“造神-毁神”的畸形生态。一些网民通过恶意揣测和人身攻击来获取存在感,他们对他人的痛苦和困扰视而不见,甚至以此为乐。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明确网暴的法律定性,提高施暴的成本,并呼吁公众培养共情能力。
谢永安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教训,让我们认识到网络言论的杀伤力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在键盘背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的施暴者。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大规模的非议和网暴,他们往往缺乏自保的能力。保护善意、抵制网暴,需要法律、网络平台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共同呼吁,建立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空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