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生殖不孕护理的自学笔记整理,结合妇产科护理学核心知识点和临床实践要点,分为基础理论、病因诊断、护理措施和辅助生殖技术四个部分:
一、基础理论
1. 定义与分类
不孕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未孕(男性称不育症)。分为原发性(从未妊娠)和继发性(既往妊娠后未孕)。
绝对不孕:先天或后天解剖缺陷无法纠正(如子宫缺如);相对不孕:病因可纠正(如排卵障碍)。
2. 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子宫韧带功能: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阔韧带:限制子宫侧移;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前倾。
卵巢周期:卵泡发育(始基卵泡→成熟卵泡)、排卵(下次月经前14天)、黄体形成与退化(未受精则14天后萎缩)。
二、病因与检查
1. 常见病因
女性因素:输卵管阻塞(最常见)、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
男性因素:少弱精症、性功能障碍等。
2. 辅助检查
卵巢功能:基础体温测定、性激素六项、B超监测排卵。
输卵管通畅性:输卵管造影(可能引起疼痛)、宫腹腔镜联合检查(金标准)。
其他:后试验(检测精子穿透力)、免疫学检查(抗精子抗体)。
三、护理措施
1. 心理支持
不孕症患者易出现焦虑、自卑,需加强沟通,提供心理咨询资源。
2. 治疗配合
促排卵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克罗米芬等药物,监测卵泡发育。
术后护理:宫腹腔镜术后观察出血、感染迹象;输卵管疏通术后建议3-6个月内试孕。
3. 健康教育
指导计算排卵期(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压力。
四、辅助生殖技术(ART)
1. 常用方法
人工授精(AI):洗涤后精子直接注入宫腔,适用于轻度男性不育。
试管婴儿(IVF-ET):体外受精后移植胚胎,适用于输卵管阻塞、严重少精症。
衍生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2. 并发症与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风险高,需严密监测腹水、电解质平衡。
流产预防:补充黄体酮,避免剧烈活动,定期超声检查。
五、关键记忆点
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最常见病因,排卵障碍次之。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先降雄激素、调月经,再促排卵。
辅助生殖技术是输卵管性不孕的终极方案,但需评估适应症。
通过系统学习以上内容,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和模拟题练习(如护师考试真题),可有效掌握生殖不孕护理的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