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中国援外医疗队:跨越时空的健康守护者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的60周年。自1963年起,中国已向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遣医疗队员达3万人次,为超过2.9亿患者带去健康的福音。这些医疗队员们不仅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抚平伤痛,更以健康中国的实践经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走进非洲大陆的广袤土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正在上演。第32批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赵小军医生面对CT照模糊不清、B超无法显示的困境,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盲扎”,成功化险为夷。这样的医术和勇气,赢得了非洲人民的信赖和赞誉。在非洲,许多中国外科医生经历了生平最意想不到的“硬仗”,他们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克服艰苦条件的耐心和力量。
杜兆江医生是一位曾前往加蓬共和国的援非医疗队员。在一次针对宪兵小伙的显微手术中,他运用高超的技术,成功为患者缝合伤口,几乎不留疤痕。这样的医术不仅挽救了生命,更让患者重拾信心与美丽。
面对非洲艾滋病高发的现实,杜兆江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和专业,尽管面临潜在的感染风险,他仍然坚守岗位,完成了手术。他的勇敢和智慧,不仅赢得了患者的尊重,也为医疗队赢得了声誉。
援外医疗队在过去的60年里,坚持因陋就简、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为受援国人民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他们不仅在医疗实践中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还秉持“健康融入万策”的理念,努力从根源上改变当地的健康生态。他们通过开设专业培训课程、策划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当地从业者的职业规范意识,为改善当地人民的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这些援外医疗队员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更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他们用医者的仁心仁术化解患者难以计数的痛苦,挽回无数生命。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人类卫生健康的历史长河中。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中国医疗队员们面临着众多挑战,但他们依旧坚定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使命。第4批援冈比亚医疗队队长郭权副教授是一位妇科大夫,他的职责不仅是治疗妇科疾病,还要应对疟疾和毒蛇的威胁。他曾面对过感染脑型疟疾的援外人员,凭借着专业的医术和坚定的决心,成功救治了患者。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他甚至能从蚊子的颜色和腿上的花纹分辨出是否具有传染性。
在冈比亚,医疗队面临着手术时的诸多困难。手术室的设施简陋,光线不足,但医疗队员们通过智慧和勇敢,成功应对。他们采用了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如去掉防护装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尽管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等病原体的风险,但他们仍然坚持做好每一台手术。他们配备有艾滋病病毒阻抗药物,但在肝脏损伤较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在流程上,他们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如助手递送手术器具时放在台子上由医生取用,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23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的队长张志韧也分享了他在非洲的经历。他强调了面对未知困难和挑战时的重要性,需要做好身心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态度。他提到,非洲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与国内存在很大差距,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医生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勇气。
在非洲大陆上的中国医疗队队员黄琼晓刚刚完成一台腹腔镜手术。她的手术衣上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代表着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诊疗和对疑难杂症的举重若轻。尽管面临缺乏可靠的检查手段、强效的抗生素和先进的治疗方案等困难,但她仍然坚定地表示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体系,为非洲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中国承诺建立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提升非洲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工作正在持续开展。黄琼晓还透露了她在马里建设辅助生殖中心的任务。她表示对此深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也看到了当地对生殖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期待。她此行不仅要完成日常诊疗任务,还要协助马里建设第一家公立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中国医疗队员们的付出和努力,为非洲大陆的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