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隧道透水事故
贵州贵南客专朝阳隧道重大透水事故回顾
时光回溯至2018年6月10日,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的贵南客专朝阳隧道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透水事故,造成了三名施工人员的生命逝去。让我们共同回顾这起事故的详细情况及其后续处理。
一、事故概况
当日上午,位于贵南客专K170+671处的朝阳隧道辅助坑道出口平导段突然发生变故。这个地点距洞口约1893米处。事故发生时,隧道内的施工正处于关键时刻,突发瞬时巨量涌水突泥,导致现场两人立即身亡,另一人在紧急抢救后也未能生还。朝阳隧道全长超过一万米,最大埋深达数百米。该隧道作为贵南高铁贵州段的先期开工标段,其设计与施工都极为重要。出口设平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水。事故突如其来,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二、事故原因与过程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的挑战。当隧道掘进至二叠系灰岩夹页岩地层时,掌子面初次钻孔喷水后停止掘进。不幸的是,在随后的超前地质预报作业中发生了涌水突泥。地质调查揭示,事故的真正原因是地下暗河的突然涌水。该事故段位于岩溶发育区域,隧道穿越富水花岗岩风化深槽,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加之工程措施不当,导致了透水坍塌事故的发生。
三、应急处置与整治
事故发生后,施工方立即采取了应急响应措施,停止了现场作业。但由于瞬时水量过大,现场部分人员被水流冲出,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和损失。为了应对暗河的风险,后续采取了技术整改措施。包括进行地表岩溶调查、对暗河通道进行封堵等,同时提出了洞内溶腔处理方案及排水优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确保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四、事故影响
这起事故不仅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对整个工程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揭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风险防控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次事故也成为了国内岩溶隧道工程安全管控的典型案例,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希望通过这次事故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确保类似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