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ba2000均衡器设置:怎样调均衡器才能让音质好?
关于均衡器的理解与调节
理解均衡器,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术语。频率,指的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从20赫兹到20K赫兹。增益,是以分贝(dB)为单位表达的声音强度变化,0dB表示既不增加也不衰减。频段,指的是以某个频率为中心,向两边延伸的频率范围。Q值则控制这个延伸范围的大小。音色,则是不同频率声音的特点和质感。
均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滤波器电路来调整音频信号。滤波器主要有四种类型: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它们的作用是对信号中的不同频率成分进行提升或衰减。
接下来,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参量均衡器,这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音调调节工具。不同于只能对固定频段进行简单调整的图形式均衡器,参量均衡器可以对全频段上的任何一个频率进行精确调整。其中的重要参数包括频率、提升和衰减以及带宽或Q值。
那么,如何调节均衡器呢?
对于超低音部分,频率范围在20Hz-40Hz,适当时声音会显得强而有力,能够突出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则会使音乐变得混沌不清。
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分,其能量占据整个音频能量的七成,对表现音乐风格至关重要。调整适当,声音会丰满柔和;不足则声音单薄;过度提升则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150Hz-500Hz是中低音部分,这个范围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主要位于此处。如果调整不足,演唱声可能会被音乐淹没,显得软而无力;适当提升则会让人感觉声音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在音频的世界里,每一个频率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当我们谈论低频时,我们指的是那些低于300Hz的声音,它们如同故事的开端,需要适时的丰满和柔和,就像饱满的音符在跳动。当这些低频在300Hz处提升3-6dB时,如果没有混响的干扰,声音将展现其最纯粹的美妙。但是过度提升,却可能让声音变得生硬尖锐。
当我们进入中频区域,也就是那些介于500Hz至2KHz之间的音符,它们像是一个交响乐团中的乐器独奏,清晰明亮。这是大多数乐器低次谐波和泛音的家园,也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独特音域。当这些声音适当时,它们能穿透空气,让听者感受到音乐的透彻与明亮。过度提升中频则可能产生电话般的失真感。
再往上走,我们进入高频的世界。那些介于2KHz至5KHz之间的声音,是弦乐的独特领域。它们的每一次振动都像是在诉说着音乐的故事。当这些高频声音不足时,音乐的穿透力会下降;而当它们过强时,又会掩盖语言的音节,让人难以辨识。至于那些更高的频率,如7KHz至8KHz之间,它们对声音的层次感有着重要影响。过度提升这些频率会让短笛、长笛的声音突出,同时也会让语言的齿音加重,音色变得粗糙。
平衡悦耳的声音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曲。低音部分需要丰满而柔和,如同低沉的琴音在回响;中低音需要浑厚有力而不混浊;中高音要明亮透彻而不生硬;高音部分要纤细而圆润。整个音频的层次清晰,旋律流畅,才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使用参量均衡时,我们可以尝试两种调节方法以找到最佳的音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定一个频率,然后调整增益和带宽或Q值的数据大小。如果我们不确定哪个频率需要调整,可以先将带宽或Q值设为固定值,通过增益的衰减或提升进行扫频,找到最合适的频点后再进行微调。如果借助频谱仪进行调节,我们可以根据频谱显示的中心点频率进行衰减或提升,再通过调整带宽使曲线更加平滑。
在调节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要点:尽量使用衰减功能而不是提升功能;不断对比通过均衡器的声音和未通过均衡器的声音;避免对多个频段进行过多的提升或衰减;了解均衡量的小变化也可能产生大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一些令人烦恼的特性如均衡器上没有通过开关等带来的问题并尽量克服它们以获得更好的音效体验。在追求高质量音效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音频文件的质量和耳机的重要性选择好的音频设备和文件是享受音乐的关键之一。遵循EQ调节的黄金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均衡器的使用技巧以获得最佳的音效效果。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不同倍频程点在听觉上造成的感受来更深入地理解音频的世界。针对特定音频频段的调整技巧
对于65hz频段,它有着深沉的魅力,如同潜行于海底的鲸鱼。男生的声音在这个频段可以适当增益,展现出更加磁性的一面。而对于女生,如果声音条件优越,具有天然磁性的音色,增益可以适当减少。相反,对于那些过于尖锐、造作的高音,我们应适当进行衰减。
125hz的隆隆声,低沉而令人心跳加速,仿佛温暖的风轻轻吹过。这个频段的波形值得我们适当增益,以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在250hz频段,声音表现得要么饱满要么浑浊。在调整这个频段的增益时,需注意不要超过3DB,因为200-800hz是人声的主频段,过度调节可能会导致声音失真。
汽车喇叭声所在的500hz频段,我们应当对其进行适度的衰减,衰减量不应超过-3DB,以保持声音的平衡。
1khz的whack声,给人一种打击的感觉,对于这一频段,适当的衰减能提升整体听感。
2khz的声音如同咬碎东西或踩踏地板时发出的嘎啦啦声。对于人声,我们通常会选择衰减,但如果是制作特效,如拖鞋在空旷走廊奔跑的声音,那么这个频段的波形需要增益。
在4khz频段,声音带有镶边和锋锐感。如果主播的吐字不够清晰,我们可以适度增益1DB以下。但这个频率也是齿音频段,处理时需特别小心。对于那些吐字清晰的主播,则应该进行2DB的衰减。
对于8khz的高频哨声或齿音,轮廓清晰如同“ouch!”的声音,女声可以适度增益2DB,以确保即使发嗲也能听清内容。而对于男声,由于这个频率是齿音高发地带,所以必须进行衰减。
至于16khz的频率,给人一种空气感。大幅4DB的提升并添加混响效果后,会产生回声的感觉。这种处理适用于那些主持人说话较少的节目,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但如果是大段的独白,建议衰减2DB,避免过多的回声让人头晕。
内容全部由网友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及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通过邮件举报至指定(3933150@qq或907991599@qq),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地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