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金大米事件

健康养生 2025-05-18 19:59健康新闻www.buyunw.cn

一、黄金大米事件背景

黄金大米,这是一种特殊的转基因水稻,其独特的基因改造使其富含β-胡萝卜素。这种大米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由美国先正达公司研发的黄金大米并未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因其潜在的环境安全风险和相关的争议而受到质疑。

二、事件经过

实验实施

在2008年5月至6月期间,一项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员汤光文主导的重要实验在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悄然展开。这个实验名为“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以“营养餐”的形式进行。25名年龄在6-8岁之间的儿童被选中参与实验,他们每天食用60克掺有黄金大米的米饭,持续21天。在实验开始前,项目组对68名候选学生进行了体检,并给予了驱虫药阿苯达唑来清除他们体内的寄生虫。

隐瞒与违规

这个实验并未得到适当的审批和通知。它不仅未向中国疾控中心及地方申报,而且涉及到的黄金大米是由汤光文从美国携带入境的,并未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更为严重的是,校方和家长都未被告知实验中涉及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他们仅仅被告知这是一项“促进生长的营养餐”。

三、事件曝光与调查

这个事件在2012年8月因一篇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学术论文而公开,论文中有三位中国学者(荫士安、胡余明、王茵)被列为共同作者。论文的公开立刻引起了中美两国的舆论关注。随后,中国疾控中心联合调查组进行了深入调查,确认了实验存在未申报、违规操作、学术不端等问题,并对涉事机构及个人进行了追责。

四、处理结果

涉事的三名中方责任人(荫士安、胡余明、王茵)被撤职,涉事单位也公开道歉。25名参与实验的儿童的家庭获得了8万元的赔偿。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将加强科研审查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五、争议焦点

这个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主要的争议焦点包括:实验是否涉嫌利用贫困地区的儿童作为“小白鼠”,是否违反了知情同意的原则;中方学者是否参与了隐瞒实验内容,论文署名是否存在争议;以及黄金大米的安全性及其推广的必要性,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担忧。

六、后续影响

黄金大米事件成为了国内外科研和转基因监管的典型案例。这个事件不仅提醒了公众科研审查的重要性,也推动了中国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审查规范更加严格和细致。

上一篇:两老两头互换女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