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
《千里江山图》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艺术对话,连接古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们一同两者的核心关联及创作亮点:
一、古今对话,舞绘江山
《只此青绿》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灵感之源,通过舞蹈诗剧的形式,重塑了宋代青绿山水美学的魅力。这幅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画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以其青绿设色描绘的壮丽山河,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二、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
周莉亚、韩真联合执导,融合了舞蹈、诗歌、音乐等多元素,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共同打造的《只此青绿》,展现了沉浸式的舞台美学。舞者们以青绿长裙、高髻绛唇的造型,演绎层峦叠嶂之美,标志性的“青绿腰”动作更是令人瞩目,仿佛山石形态的生动再现。
三、演出盛况与广泛影响
《只此青绿》的演出盛况空前。在海口站的演出中,三场演出座无虚席,海南籍演员的精彩表现更是传递了文化使命感。而在石家庄站,演出结合当地文化,展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打造城市名片。自2021年首演以来,巡演超600场,电影版的上映更是扩大了其影响力,被誉为“中式美学天花板”。
四、文化价值的传承
通过“展卷人”与王希孟的跨时空互动,《只此青绿》强调了文物与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根脉。剧中“制笔人”“制墨人”等角色以舞蹈演绎传统工艺,展现了《千里江山图》背后无名工匠的集体智慧,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经典评价与持续影响
观众对《只此青绿》的反馈热烈,赞誉如潮,如“美得优雅”、“满屏青绿腰”等评价频现。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更是将其列为文化创新典范。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千里江山图》的舞台复刻,更是以创造性的转化推动传统文化的焕发新生,成为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
《只此青绿》与《千里江山图》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通过舞蹈诗剧这一艺术形式,两者实现了古今对话,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