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舰抵近台岛24海里
近年来,解放军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南京舰”(舷号155)频频在台湾周边海域执行重要任务,其活跃的身影引起了广大关注。特别是在2024年3月21日的行动中,“南京舰”更是成为了焦点。这次,它深入台湾东部海域,不仅突破了台当局单方面设定的“24海里邻接区”限制,更与拉法叶级(康定级)护卫舰上演了一场近距离的对峙。
关键行动细节背后,隐藏着诸多故事。在技术性能上,“南京舰”作为解放军的主力驱逐舰,拥有7000吨的满载排水量,装备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如64单元垂发系统、鹰击-21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长剑-10对陆攻击导弹。相比之下,拉法叶级护卫舰的排水量仅为3000吨,防空导弹射程不足5公里,两者综合战力差距悬殊。
面对“南京舰”的强势行动,台当局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们紧急派出舰艇进行跟踪监视,并通过广播反复强调其“24海里邻接区”不可侵犯。解放军方面态度坚决,明确回绝了台当局的声明。在行动中,“南京舰”展现出了主动态势,凭借其卓越的航速和机动性,成功压制了对手的跟踪行动。
此次行动不仅是解放军常态化战备警巡的一部分,更旨在压缩台当局的所谓“防御纵深”。特别是“南京舰”深入台东花莲等军事要地附近,直接展示了其火力投射能力,形成了对“”势力的实质性威慑。这样的行动,无疑让解放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感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法律和政治立场方面,解放军始终坚定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24海里邻接区”概念,相关海域均属中国主权范围。这样的立场也得到了日益增强的事实和证据的支持。与此“南京舰”的类似行动与海警船的巡航相配合,形成了“军事+执法”的双重压力,逐步瓦解了台当局单方面划定的所谓“红线”。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解放军对台湾海峡的绝对掌控力,以及通过实战化演练推进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无论是从技术性能对比、应对措施还是战略意图与威慑意义等方面来看,“南京舰”的行动都充分展示了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