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35万找人跟妻子假结婚

健康养生 2025-05-02 23:49健康新闻www.buyunw.cn

河北籍的梁先生为了获取北京户口,不惜支付35万元的高额费用,委托中间人姜女士策划了一场与北京户籍人士的“假结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妻子顺利落户北京,进而实现全家落户的目的。双方为此签订了详尽的《委托协议书》,并约定了分阶段的支付方式,期望在三年内完成整个落户流程。

操作过程显得复杂而微妙。梁先生与姜女士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了15万元的办理费用,剩余的20万则需要在户口成功迁入北京并离婚后付清。接着,姜女士安排了梁先生的妻子与一名北京人王某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并顺利办理了结婚登记。

命运常常与人的预期背道而驰。2021年,北京突然取消了外省市人员投靠入农业户口的政策,这使得梁先生的妻子无法按计划顺利落户。面对这一变故,梁先生要求姜女士退还已支付的15万元,并赔偿相应的利息。但姜女士却表示只能退还4万元,声称其余款项已经分给了其他中间人。

法院的判决结果严厉而明确。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委托协议书》以“假结婚”的方式获取户口,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也扰乱了户籍管理和婚姻制度,更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依法判定协议无效。关于退款处理,法院裁定姜女士需全额退还已收取的15万元。但考虑到双方在此事上均有过错,因此梁先生要求赔偿利息的诉求被驳回。

此案的法律依据清晰明了,警示意味浓厚。民法典第八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户籍政策的调整使得“假结婚”的投机行为破产,相关经济损失难以得到追偿。此类行为不仅易引发家庭关系混乱和法律纠纷,法院也通过此案明确了对这种违法操作的否定态度。此案不仅揭示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户籍的巨大风险,也警示了那些企图投机取巧的人,法院的判决为他们敲响了警钟。

上一篇:孩子都是亲生的,父母为什么还会偏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