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论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健康养生 2025-04-26 21:05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伟蓝图

作者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生态环境质量与美丽中国的目标仍有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加强党的领导,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我们要坚持碧水青山是无价财富的理念,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只要我们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是要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们也要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建设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应该为蓝天、碧水、净土而奋斗,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让乡村振兴与生态宜居相互促进。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不仅关乎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求。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生态空间优美,共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追求。按照《纲要》的指引,我们要在京津冀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联防共治。推动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加快美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步伐,夯实长三角的绿色发展基石,并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打造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统筹治理景观、森林、田野、湖泊和草地等生态系统,搞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发展规律,为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我们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优先的原则,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区域,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方,我们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加强荒漠化防治和治理,保护湿地资源,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要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汇聚起强大的合力。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我们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坚实社会基础。我们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手抄报和建设心得体会中应该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建设中,我们要注重保持自然环境的原貌,尊重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生态文化的传播,让每个人都了解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的山川更加秀美,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