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识变应变,确保“平稳转段”

健康养生 2025-04-16 12:41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经受住了接连不断的多轮疫情冲击。我们的实践证明,我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科学和有效的。

今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正式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标志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防控措施,如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是将重心转向了防止重症、降低病亡率,以保障人民的健康和正常工作、生活为目标。我们千方百计地降低疫情防控对人民生活带来的次生影响,这充分展现了新形势下防控措施的精准性、科学性、服务性和保障性。

我们加强了监测预警工作。提升了医院发热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监测预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前哨”作用。我们动态分析病毒变异情况,科学研判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系统逃逸力,并进一步完善了对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的监测,以控制机构内的疫情传播。

我们还增强了组织的韧性。无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医疗机构,都在运用组织韧性来降低脆弱性。我们从“准备阶段、响应阶段、恢复提升”三个阶段出发,围绕“卫生应急人员、卫生应急设施、卫生应急管理和卫生应急保障”四个要素,全面提升各级各类组织的韧性。

进入新阶段,我们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平稳转段,补齐应急短板,这对公共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我们需要继续高度重视系统性整合和协同治理。我们要深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治理,明确分区域、分级别的责权利。我们还要提升发热门诊和基层处置能力,以基层组织为“前哨”,构建群防群控体系,并建立多点触发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我们要持续提升应急医疗服务和保障处置能力。我们要以学科为基础,培养整合型通科人才,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我们还要加大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分工协作和信息互通机制,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和同发展。

我们要强力推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我们要完善药物、疫苗研发体系,并在资金、物资储备等方面提供保障。我们还要加快布局应急储备库,实行储备量动态调整机制,并因时因地因事调整医保目录和支付方式等。

疫情防控是一场系统的战斗,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恢复正常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只有全面、准确、坚定地执行防控措施,我们才能在变化的疫情中主动应变,迎接希望的曙光。作者管仲军和王宇分别是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的研究员以及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