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不孕是指由卵巢功能异常或病变导致的不孕症,占女性不孕的15%-20%。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卵巢性不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排卵障碍性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闭经、多毛、痤疮等,因雄激素过高和胰岛素抵抗导致排卵障碍。
低促性腺激素性不排卵:常见于体重过低(如消瘦或运动员),因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导致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
高促性腺激素性不排卵:如卵巢早衰(POI),表现为促卵泡生成素(FSH)升高(>25 U/L)、雌激素下降,40岁前出现闭经。
2.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
卵母细胞数量或质量下降,伴随抗苗勒管激素(AMH)降低、窦卵泡数(AFC)减少,生育力显著下降。
3.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卵泡发育成熟但未破裂排卵,导致假性排卵现象,常需超声监测确诊。
4. 其他卵巢病变
卵巢囊肿或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囊)可能破坏卵巢组织。
遗传或免疫因素:如Turner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等遗传异常,或自身免疫性卵巢炎。
治疗与注意事项
排卵障碍:可通过药物(如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或调整代谢(减重、改善饮食)。
卵巢早衰:需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时考虑供卵辅助生殖。
- 建议尽早进行激素六项、AMH、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